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强迫症=完美主义?是病,得治!
反复出现不能克制或摆脱的想法、冲动、行为,每天持续约一小时以上,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就要警惕强迫症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强迫症门诊郑会蓉副主任医师
东西要摆成直线、走路顺着地砖格走、不断地洗手、不停地看手机担心有来电没接……我们总是爱轻松自黑或笑人“处女座”“完美主义”甚至“强迫症”。其实,真的有强迫症这一精神障碍!强迫症不仅可带来显著的心理和身体痛苦,甚至严重至无力承受痛苦和病耻感而自杀。
并且,强迫症的发病率一点都不低,临床发现可能高达0.8%~5%,由于未认识到发病,他们往往忍受了7~10年的痛苦才走进强迫症诊室。
病例
学生哥强迫性联想多多
广州男生小斌,至今为止已经被强迫症困扰达9年之久。
“开始时并没意识到是强迫症,只觉得小斌总是想得太多了。”小斌父母回忆,小学阶段小斌品学兼优,学习一直是班里第一第二名。从10岁开始,问题出现了——父母、同学、老师发现,小斌学习成绩一直往下掉,可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但小斌对自己的发病过程一直记忆犹新:脑子停不下来,控制不住地联想,比如看到一部手机,别人只是想下“手机颜色好看,哪个牌子的,多少钱”,自己却是“从手机能做什么,上课用有什么后果,如果买需要多少钱,父母会不会给买,不给买的话能有什么办法,这些办法会有什么后果,手机里面是什么构造,怎么接发信号……”一直一直联想,累到不行了,都停不下来。
小斌说,别人看不到自己脑子在疯狂地转,强迫性地穷思竭虑,而且一联想就停不了,没办法做任何事情。“总是恨不得有人猛拍我肩,哪怕是吼我几声,只要打断我的联想就行”。
这种情况在初中时还稍好,自己试着控制,让自己不要重复联想,家人的打断有时也有一定作用;到了高中,状况越来越差,自控不行,旁人阻断作用也愈小。直到高考,小斌才勉强上了个三本学校。
父母直到小斌高中时确诊强迫症,才知道他是被疾病困扰,“之前只是觉得他想得太多了,一天到晚不知道想什么,想少点,多想点学习不就好了?!”确诊后,小斌一直配合医生诊断积极用药,甚至向医生请求“能否做神经阻断手术,哪怕变傻点也行,整天乱想太痛苦了”。
析病
患者有强迫与反强迫的意识共存
像小斌这样,每天反复的不能自控的联想或行为,明知是不合理或不必要但难以控制或摆脱,原来是强迫症。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强迫症门诊?;崛馗敝魅我绞χ赋?,很多人平日里喜欢开玩笑,自黑或笑言他人“完美主义、处女座、作”等等,其实了解强迫症,你可能就笑不出来——患者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强迫症其实不同于焦虑症、抑郁症,虽同为精神障碍,但症状更为复杂变异,治疗效果更差。多数强迫症患者有强迫与反强迫的意识共存,想法或冲动来源于自身,虽极力抵抗,却始终无法自我控制。如强迫行为可表现为对病菌很敏感,毫无必要地担心;经常反复洗手,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防护需要;觉得自己穿衣、清洗、吃饭、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例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当脑子里出现、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不断“接龙”联想下来。
有人会说“这些我偶然也会做,难道我也患了强迫症?”
事实上,确诊是否强迫症,医生会根据病史、人格特征、症状特征、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状态等,还会通过定式化检查(如自评和他评的量表或问卷,包括人格测验等),甚至可能通过影像学检查等,增强客观指标评估。
如何自我“发现”强迫症?郑会蓉指出,“反复出现不能克制或摆脱的想法、冲动、行为,每天持续约一小时及以上,因此引起工作生活的严重困扰,自感非常痛苦,这些情况出现,建议到强迫症门诊就诊?!?/p>
危害
强迫及相关障碍甚至可导致自杀
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反复检查手机不少见,不过,正常情况下这种动力定型是节省精力和提高效率的行为方式,不引以苦为其典型特征。
而强迫症,则“费时性”突出,每天为此付出的时间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如一小时出不了门;洗手洗得红肿掉皮不敢出去社交;控制不住地抠抓皮肤,弄到出血,换另一处再抓,出血处结了痂,又抠,不停不休;专注于他人看起来微小或观察不到的自身外貌的瑕疵或缺陷,甚至要求整形矫正。这些动作行为明显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效率,及带来社交功能的损害,到了连自己也无法容忍耐受的程度,以至苦于欲罢不能。
让强迫症患者更痛苦的是“反强迫”。他们出于“别人看我很正?!钡南敕ǎ峋×吭谏缃怀『媳苊饣蛏钥刂魄科刃形?,一旦独处,其重复思维、行为则完全不能抑制,更加爆发。
更值得警惕的是,与抑郁症类似,强迫症患者因痛苦、绝望也会出现自杀行为。比如一名女生在国外留学,因常年受强迫症困扰自杀,留下遗书说“不要救我,我太痛苦了”。
?;崛刂赋?,“当强迫症患者因难以控制的思维、行为而不能坚持工作、生活,会有强烈的病耻感和无能感,时间久了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事实上,“强迫症与抑郁症的共病率高达60%~70%。强迫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的共同结果?!?/p>
治疗
药物治疗有效性仅25%~45%
医学界注意到,强迫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崛厮?,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强迫症发病率为0.8%~3.0%,我国国内稍低,但从临床上估计现在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个人感觉可能高达5%左右”。但临床首次就诊强迫症门诊的患者并不多,强迫症的高发年龄是16~34岁,但研究报道强迫症患者发病平均7~10年后,才首次看心理门诊。
专家指出,强迫症发病前多伴有强迫性人格,患者个性基础往往是“高标准严要求”,性格更为细致严谨,与家庭要求严格也相关,不排除遗传因素;此外,发病前重大生活应激事件,或者大脑超负荷压力的运行,导致大脑功能失衡,也可能是脑结构的改变,甚至内分泌影响等,都可能是发病的因素。
相较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治疗难度大。抑郁症的有效治疗率可达70%~80%,但强迫症的治疗有效率只有25%~45%。同时,临床发现对于强迫症的治疗,要用比抑郁症高出三倍的药量才有效,并且连续治疗10~12周才有改善,如效果明显可进入维持期治疗1~2年,因此患者首次至少要保证3~12个月的门诊就诊。
由于强迫症治疗不容易,郑会蓉说,因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强迫症门诊成立后,会尽量在一线药物基础上对足量、足疗程无效的患者推荐使用国际上非一线药物作为增效治疗;同时强迫症门诊与神经外科合作,进行深部脑刺激治疗,以帮助难治性的病人;也会推荐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治疗干预。
?;崛靥嵝眩艘┪镏瘟?、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外,对于青少年患者,家人和社会支持系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他们阻断和监控强迫行为,帮助他们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抛弃病态的完美主义,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和降低复发。(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张丹娜)
编辑:赵彦
关键词:强迫症 完美主义 精神障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