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甘肃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研究回鹘文的珍贵文物
时代:元代
地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珍藏单位:肃南县民族博物馆
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原碑立于文殊山青衣寺中,后碑头、碑座被毁,碑身被当作条石砌于祁丰粮店墙基下。1997年,肃南县文化馆对文殊山清凉寺进行维修时,才将元太子碑从墙基下挖出,立于百子楼中。现被收藏于肃南县民族博物馆。
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
此碑用酒泉青石雕成,高1.26米,宽0.77米,厚0.25米。碑正面阴刻汉文(楷体)24行,背面阴刻回鹘文26行,边部雕刻忍冬卷草纹饰,其雕刻刀法遒劲,文字隽秀。碑正面汉文内容为喃达失太子发愿重修文殊寺记事碑,记述了元泰定帝也孙铁木耳之子喃达失太子驻军肃州文殊山时,焚香拜佛,当看到文殊殿宇年久失修顿发祥瑞善心,同众兄弟、公主、王妃、随行官员捐金助银,并布施灯油田地于寺院,重修圣寺,彩绘圣容,愿保己长寿安康,保国边防宁静、五谷丰登、万民安乐。背面回鹘文内容和汉文对照同义。
此碑经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字研究专家耿世民教授考释,是极其难得的研究回鹘文字的实物资料?;伧轿氖枪呕伧饺瞬捎盟谔匚淖帜复粗频奈淖?。共约19至23个字母,有字头、字中、字尾之分。元音5个、半元音2个。字母少,不能确切地标示古代维吾尔族的实际语音,一个字母有时表示2至3个或更多的语音。最初由右向左横写,后直写右行。楷书用于经典,草书用于一般文书。自唐至明,主要流行于今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文殊寺元太子碑刻回鹘文说明元代在肃州还有相当多的回鹘人,文殊山寺院中亦有回鹘僧人及回鹘文经卷。这是弥足珍贵的回鹘文实物资料,为研究裕固族的前身—甘州回鹘的变迁及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编辑:陈佳
关键词:甘肃有元 重修文殊寺碑铭 研究回鹘文 珍贵文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