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农民不爱看电影了”是个伪命题
“每忆当年,难忘麦场;木凳偏坐,葵扇取凉;泪染斑竹,幕布一张?!钡缬霸谏细鍪兰?0年代至80年代这段时期对中国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给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人生回忆,北大著名伉俪学者汤一介和乐黛云将这些记忆赋在《影视三字经》中。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农村的露天电影逐渐黯淡,“机器锈了,队伍散了,银幕黑了”?!度嗣袢毡ā?990年1月9日《乡里人需要好电影》报道:“农民八亿多,电影三部半?!迸┟癫话吹缬傲寺??是农民远离了电影,还是电影远离了农民?
露天电影在农村盛行的年代,电影放映主要靠行政收费和计划分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传统的电影放映模式被打破,而新的模式未能建立起来。在绝大多数农村,没有设施齐备、环境舒适、观影效果更佳的电影院,以致于2016年我们在媒体上还能看到“小汽车越来越普及,农村人也进城看电影”这样的报道。农民不是不爱看电影,而是想看电影看不着,为了看电影还得进趟城,如此麻烦,“不如在家看电视”。
另外,电影票价的高昂,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动辄上百元一张的电影票,普通老百姓直呼“看不起”。对于有些农民来说,最新上映的电影相当于奢侈品,思来想去,“还是在家看电视吧”。
虽然在家看电视或者在网上看电影省时、省事、省钱,但和在影院看电影获得的体验毕竟不同,大荧幕仍有其无法替代的独特魅力。
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公益组织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比如开展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不过,在一些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影片上映后,观影的农民少,还有部分人提前离场。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别把农村想得和抗战时期一样”。
如今,农村群众的经济条件、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更多农民正在走出农村,逐渐与城市融合,见识已今非昔比,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自然也是与时俱进。以前,大多数农民都对电影不甚了解,现在,很多人知道3D、IMAX,并且在影院切身体验过现代的观影模式。他们也渴望像城市人一样,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国内外大片。而组织方却忽视了农民的真实状况和需求,拿一些过时的、不接地气的作品给农民看,受到“冷遇”成为必然。
今天,中国的电影产业与上世纪90年代早已大不相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电影银幕已超过4万块,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又有多少块大荧幕是属于农村的?
在市场化的今天,大多数影院会选择建在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那里聚集了具备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他们贡献了绝大部分票房。而在农村,有很多人尽管已经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却依旧不是文化消费的主力。
当农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精神需求怎么办?政府应该怎么做?日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服务保障法》明确提出,“国家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面向农村提供的图书、报刊、电影等公共文化产品应当符合农村特点和需求,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比绾蜗蚺┐宓厍峁└喔玫墓参幕?,能否为农民创造更优越的文化环境,看似小问题,考验的却是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执政水平。
露天电影曾经滋养了无数农村群众的精神,直到很多年后,许多人回忆起当年看过的电影、听过的电影主题歌,都会流露出幸福的神情。推广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农村青少年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多为他们放几部好电影,方法就是这么简单。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电影 农民 农村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