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安倍“和解”之旅能否维系日美同盟?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热点问答)安倍“和解”之旅能否维系日美同盟?
新华社记者王昊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7日访问美国夏威夷珍珠港,高调宣称此访是“历史和解”之旅。然而,安倍并未就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道歉。只“慰灵”不“道歉”,安倍有何如意算盘?美国人怎么看待?没有歉意的“和解”能否继续维系日美同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分析人士指出,安倍选择美国政权更迭前夕访问珍珠港,背后充满现实性政治算计。首先,安倍此次大张旗鼓访问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故乡夏威夷,是对后者今年5月访问广岛的回礼,在其卸任之际留下一笔外交遗产。
其次,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政策主张给日美同盟带来不确定性。安倍大秀两国“和解”,意欲维系日美同盟不变。
最后,从日本内政看,安倍还试图借此访拉抬支持率。近来,安倍政府在外交上接连失分。日俄峰会在争议领土问题上毫无建树,日韩“慰安妇”协议也因韩国政局动荡再添变数。安倍迫切希望以珍珠港之行来创造外交政绩,拉抬支持率。日本部分国内民调显示,约80%的民众支持安倍访问珍珠港。
应诚其意毋自欺
访问期间,安倍在讲话中称赞“和解的力量”,却绝口未提道歉,更没有反省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暴行给世界人民带来的伤害,这也延续了安倍政府拒不承认日本二战期间所发动的包括偷袭珍珠港在内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这一态度。
关于历史认识问题,美国批评日军攻击珍珠港是一种偷袭行为,但日本保守派依旧认为,攻击珍珠港不是“偷袭”,日本发动袭击是美国当时出台对日经济制裁所致,安倍此访无法消除双方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分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普通美国民众大多对安倍的“和解”之心提出质疑和忠告,对其妄图逃避罪责的伎俩并不买账。
此外,安倍的访问从一开始就被冠上回礼的“帽子”,并不引人关注。而且,日本政府此前就明确表示安倍不会道歉,对美国人来说,此行也就失去了唯一“看点”。纵览美国媒体对于安倍造访珍珠港的报道,也是反应平淡。
同盟前路未可知
近年来,日美一直在经济、外交和军事层面强化双边关系。奥巴马总统上台后,推出亚太再平衡政策,并加强了美日间的防务合作。对此,安倍政府出台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呼应配合。在经济方面,日美联手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试图制定亚太地区的新贸易规则。
奥巴马在即将离任前再次与安倍会晤,联袂表演“和解”戏码各取所需,向外界彰显亲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美日关系未来走向不偏离目前的轨道。
然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不仅极力反对TPP并在贸易问题上指责日本,还以从日本撤军来威胁日方承担更多的驻日美军军费。这使得日美同盟面临不确定性。
在特朗普获胜当选后,日本政府就绞尽脑汁考虑如何向特朗普证明日本是美国值得信赖的盟友。分析人士认为,安倍此次不顾国内保守派的抗议和阻挠访问珍珠港,表明他希望在特朗普上台前将日美二战历史彻底做个终结,为两国“和解”画上句号。(参与记者:陆佳飞 沈红辉)
编辑:曾珂
关键词:安倍和解之旅 日美同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