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书店奇妙夜点亮“城市之光”
一张书桌、一盏灯,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不管衣着光鲜还是衣衫褴褛,这盏灯对所有人发光……
近日,安徽合肥一家24小时营业的新华书店引起围观。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留宿,两年多来,每晚来过夜的拾荒、流浪人员就有三四十人。因为善意的接纳,书店在网络爆红,被网友们称为“暖心书店”。
24小时书店,尝试者早已有之,真正火起来是在2014年。那年4月,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始实行24小时营业,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引发一种文化现象。如今,越来越多城市有了通宵营业的书店,当城市进入午夜,它们点起一盏盏灯火,让读者体验“夜读”的乐趣,也让城市更具人文气息。
单从商业的角度考虑,24小时书店可能并不“划算”。在读者中,确实有人喜欢夜读,读到尽兴之处停不下来甚至通宵达旦——24小时书店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这样的用户有多少?对很多人来说,第二天要上班、忙碌,夜读可谓相当奢侈,也不符合生活规律。另一方面,到了深夜,书店往往变成“深夜图书馆”,顾客只读、不买,即便营业员们强打精神卖力工作,对收益的贡献也有限。2013年,佛山就有书店试水24小时营业,可惜空有一腔情怀,无奈“人迹罕至”,两周后就打了退堂鼓;知名的诚品书店在香港一度尝试24小时营业,也因“需求不足”最终取消……
不过,书店毕竟不只是生意。实体书店常常被称为一座城市的人文地标,而24小时书店更是用暖黄的灯光为城市带来暖意。曾有漂泊的求职者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连住三天,直到找到工作;广州第一家24小时书店从试营业开始,就为背包客提供免费住宿;合肥的“暖心书店”尝试通宵营业时就曾预判会有拾荒、流浪人员过夜,他们的选择是接纳……对书店来说,延长营业时间、收留读者过夜,意味着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但这也是书店人文态度的一种延伸,是对困难群众的一种关怀,让读者心生亲近感和敬意。看看各地在读者中拥有良好口碑的书店,它们都展示着鲜明的价值观和浓浓的人文气息,24小时书店也是这样,它们白天是生意,晚上是态度和温情——人文关怀才是书店的底色。
一张书桌、一盏灯,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不管衣着光鲜还是衣衫褴褛,这盏灯对所有人发光……书店里缺少舒适的住宿条件,但有包容、体谅,有温情和善意,能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帮助。当前,越来越多实体书店陆续加入一项名为“城市之光”的计划,为有需求的人敞开住宿的大门。这一选择可以塑造书店形象,也因此聚集了人气、扩大了书店影响力、赢得了读者的心。这样的“城市之光”,值得点赞和尊敬。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书店 营业 城市之光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