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考研人数大增 媒体:硕士研究生离科研有多远?
硕士研究生离科研有多远
李一陵
201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落下帷幕,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这次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200万,比去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历史新高。北京、广东、新疆、江西等地均出现了20%以上的增幅,广东增幅更是达到了38.5%,新疆达到32.18%。
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与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有关,但是就业形势严峻,无疑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教育在线针对2017年全国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有高达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另外,还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考研的人占31%。
说实话,大学生为提升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是一种再现实不过的考量。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本科学历不断贬值。很多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也都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学位。硕士学位在很多场合下,已经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而不过是就业市场中一张普通的入场券。虽然,硕士学位也不是包打天下,但是与含金量更低的本科学位相比,硕士至少有更多的选择。
批评本科生为延缓就业压力而考研的人,一是不能明白考研是本科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作出的理性选择,二是无法理解本科生的就业处境,尤其对一些本科学校不太好的学生,考上名校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跃升。如果真正理解本科生的就业处境,就不会讲何不食肉糜的话。读研而不提高自身能力,的确不能咸鱼翻身,但谁说读研仅为混文凭,而不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呢?
研究生录取人数不断增加,但真正为研究学问而读研的人不多。近日有媒体刊文指出,研究生教育要回归研究性,不管是对于侧重理论的科学学位还是侧重应用的专业学位,这一属性不仅意味着其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都要以研究为中心,也意味着研究能力是研究生最需要培养和具备的素质。
我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定位通??杉嗨票硎觯骸罢莆毡狙Э萍崾档幕±砺酆拖低车淖ㄒ抵叮哂写葱戮窈痛邮驴蒲а芯?、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研究生教育只面向一小部分精英群体的时候,这种定位是符合实际的,但当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候,这一定位已脱离实际。就研究生教育现状而言,强调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首先得考虑高校有没有能力和实力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很多高校的软硬件难以满足培养研究性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步增加专业硕士招生,区分学硕与专硕的培养方案,也是为了顺应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趋势。
“如果他无法迫使自己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的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作出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绝缘了。他绝不会在内心经历所谓的科学‘体验’。”韦伯心中那种真正热衷于学术的人,纯粹愿意为学术忍受孤独的人,实在不多。读研更多还是与个人就业及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有很现实的个人考量。种种现实表明,强调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困难重重。
编辑:梁霄
关键词:研究生 考研 人数 硕士研究生 教育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