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安倍开启珍珠港“慰灵”之旅 历史认识再遭质疑
本报东京12月2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日本记者 张建墅)今年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75周年。12月26日夜,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开启访问美国夏威夷珍珠港行程。
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赋予此次前往珍珠港“战后总决算”的地位。他赴珍珠港的预定活动将包括:为在日军偷袭行动中死难的美国军民举行悼念仪式;访问亚利桑那号纪念馆,悼念在日军偷袭行动中死难美军士兵并献花;悼念在太平洋战争中死难美军士兵,并向墓碑献花;发表简短感言,表达不战决心;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日美首脑会谈,回顾过去4年双方在日美同盟、安全保障、经济、全球课题等领域的合作成果等。一些珍珠港事件和1942年菲律宾“巴丹死亡行军”中的幸存者和团体获邀将列席悼念仪式,安倍将与他们接触并交谈。
据NHK电视台26日报道,通过此访,安倍一是想表达不再重演战争惨祸的决心,二是希望彰显日本与美国这对曾经的“敌对国家”如今和解的重要性,三是在明年1月20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前确认日美同盟的重要性。
安倍去年4月访美时,在美国国会演讲中就战争使用了“痛彻反省”和“深深悔恨”等词语。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此次访问珍珠港发表感言时,或将沿袭上述认识和表达,预计不会采用“谢罪”词语。安倍12月20日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到,希望将“铭记珍珠港”这句话作为(日美)“和解力量”象征的共同语言。
有日本媒体报道称,1951年,日本时任首相吉田茂在旧金山签署了《旧金山和约》后返回东京的时候,曾访问过珍珠港。除了吉田茂之外,实际上在大约30年前,时任日本首相竹下登也曾秘密访问过珍珠港。
据日本冲绳媒体《琉球新报》26日报道,因应安倍访问珍珠港行程,美、日、澳等国的52名历史学者和知名人士25日联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质疑安倍的历史认识。52名联署公开信的学者和知名人士中,包括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奥利弗·斯通、冲绳国际大学名誉教授石原家昌、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哲哉等。公开信认为,安倍既然要悼念偷袭珍珠港行动中的死难者,那么也应该悼念中国、朝鲜半岛、亚洲等国家(在日本侵略战争中)的死难者。公开信质问安倍:“日本战败50周年之际,你所担任事务局长的‘终战50周年议员联盟’阻止了日本国会通过谢罪与不战誓言的决议,你对此有何认识?你曾在国会答辩时称‘侵略的定义尚未确定’,那么你是否不承认对华战争是侵略战争?你是否有计划访问中国、朝鲜半岛以及其他亚太国家,举行悼念战争受害者的活动?”
编辑:秦云
关键词:安倍 珍珠港 历史认识再遭质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