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提前完成 效果立竿见影价格强劲反弹
编者按:2016年,不仅是去产能的元年,更是获得阶段性去产能的胜利之年。近期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做出总结,并明确表示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钢铁方面,国务院提出未来5年内淘汰1亿吨-1.5亿吨钢铁产能的目标,其中2016年计划淘汰4500万吨。另外,对于有色金属这一产能过剩的行业,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意见,敦促淘汰落后产能。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在去产能方面,全年钢铁4500万吨、煤炭2.5亿吨的去产能目标任务都已经提前完成。有色金属方面,由于门类众多,所以现在并没有确切的数据,不过,据《证券日报》记者从多家国有大型有色金属企业处了解到,各企业正在有条不紊地推动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工作。
回望2016年,作为去产能的元年,去产能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政府的决心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而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年时间中,却有很多重要的节点值得去记录,为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能够“转危为安”提供案例,更为了今后去产能的工作提出借鉴。
国务院出台意见
敦促有色行业去产能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水平更有显著提高,不过,与此同时,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低迷,有色金属工业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
鉴于上述情况,今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共包括15条内容,对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均做了具体部署。其中强调,加快退出过剩产能,依法依规退出和处置过剩产能,引导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转移退出。
而对于去产能方面,《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包括:严控新增产能,严厉查处违规新建电解铝项目;加快退出过剩产能,依法依规退出和处置过剩产能,引导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转移退出。
同时,《意见》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主动压减存量产能,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等量或减量兼并重组,退出部分低效产能。对不符合所在城市发展规划且不具备搬迁价值和条件的企业,鼓励其实施转型转产;具备搬迁条件的企业,支持其退城入园或实施环保改造后向有条件的地区搬迁。
除了“硬性”的化解产能的举措外,《意见》还提出了,要加强上下游合作。鼓励有色金属行业与下游应用行业在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方面加强协作,建立行业协会牵头、上下游企业参加、有关方面参与的协商合作机制,解决制约产品应用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工程建设标准等瓶颈问题,拓展消费领域和空间等,从侧面化解产能的手段。
点评:化解有色金属行业的过剩产能,不仅需要上层意见的出台,还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的配合与支持,更重要的是,一些金属品种因淘汰落产能出现价格回归后,一些地方会有新建、新投的苗头,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把《意见》精神落地,严控新增产能,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而对于那些一意孤行仍要新建过剩产能的项目,有专家建议,可以利用产能置换的方式进行制约。如果想要启动投产,必须要有产能指标或置换指标,没有指标的话,就要坚决关停,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抑制新建过剩产能。
为去产能宝钢武钢合并
跻身全球第二大钢企
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获得了重大成效,不仅钢价回升了,钢企的业绩也得到了提升。而今年,钢铁行业中最受注目的恐怕还要数宝钢和武钢的合并,不仅打造了更加优质的钢铁集团,更在去产能方面设立了标杆。
今年9月22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两家公司同时发布《吸收合并报告书》,这意味“宝武合并”正式落地。数据显示,宝武合并后粗钢产量将超过6000万吨,超过河北钢铁,跃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位,其中新宝武集团汽车板产量全球第三,取向型硅钢全球第一,这种整合的规模效应可提高新集团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就在宝钢、武钢宣布重组的当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回应媒体称,两家央企的合并目的是为了“去产能”。面对自上而下的压力,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对外宣布了各自“去产能”的目标:宝钢未来三年内压减产能920万吨;武钢今年退出炼钢产能442万吨、炼铁产能319万吨。此外,还将追加八一钢铁压减粗钢产能300万吨。按此计算,未来3年内,新的宝武集团成立后,去产能的任务为1662万吨。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去产能计划实施难度并不大。有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前,宝钢集团关停八一钢铁6座430立方米的小高炉,韶钢集团420和450立方米高炉。此外,退出罗泾炼钢产能345万吨;宝钢特钢关闭电炉100吨,退出炼钢产能50万吨。宝钢集团还关停南通钢铁全部产线。而武钢股份也在今年一季度关停一座150吨转炉,并于今年9月关停一座高炉。
而其实,宝武集团的成立,示范意义更加明显。目前,我国散落在各地的钢铁企业有500多家,去年粗钢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只占34.23%,而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前十家的钢铁企业产量约占全国比重的60%以上。宝武集团的诞生,可最大程度地提高集中度,发挥规模效应。作为业内首个集团重组与上市公司合并同步推进的央企联合重组,宝武携手不但不会带来垄断,相反会有示范效应。
点评:仅今年6月份一个月的时间,我国粗钢产量就超过了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总体产量。在国际经济需求不振、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局势下,钢铁行业遭遇了全行业的亏损局面。去年宝钢股份净利润同比下滑了82.51%,实现净利润10.13亿元,武钢股份亏损超过75亿元。
由此可见,钢铁行业去产能已刻不容缓,而在此过程中,应妥善安置下岗分流人员,对特大型集团来讲尤为重要。同时,钢铁集团既要立足国内智能创新发展,又要对标世界一流,做强做精钢铁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持续深化改革中激发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出台
今年11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下简称:《规划》)?!豆婊妨⒆阌诘鼻凹拔蠢次迥旮痔幸倒┬枋Ш饷苋找嫱怀?、自主创新水平亟待提高、能源环境约束增强、企业经营亟需规范等主要矛盾,提出到2020年,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的重大发展目标。
同时,《规划》中提出,在行业需求趋弱与产能过剩的基本矛盾尚未得到彻底缓解的背景下,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的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调结构等调整工作仍将是“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钢铁工业向绿色制造、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发展是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而作为手段,积极稳妥去产能去杠杆的“两去”加码势在必行。《规划》指出,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包括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依法依规去落后产能、应退尽退僵尸企业;到2020年,我国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吨-1.5亿吨到10亿吨以下,产能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到80%。行业和企业应立足于质量效益为先,通过各种手段大幅降低资产负债率。
另外,《规划》中还表示,打响区域结构调整攻坚战,兼并重组、区域整合、差异减量重构钢铁行业新格局。包括:深化区域布局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到2020年,钢铁行业CR10达到60%,“十三五”期间累计提高产业集中度25%以上;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资源能源支撑条件,结合化解过剩产能,深化区域布局减量调整等。
点评: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与此同时,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已不再是大规模发展时期,将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钢铁行业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重拳清理“地条钢”、“中频炉”
11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听取今年钢煤行业去产能工作汇报,指出:去产能真去真退,特别是对落后产能必须坚决淘汰,不得搞等量置换。其中点名曾上过央视新闻的江苏新沂小钢厂生产销售“地条钢”等顶风违法违规。对此,涉及地区政府以及钢铁行业高度重视、关注。
11月24至11月27日国务院调查组来江苏实地调研,11月28日江苏省全面展开“地条钢、中频炉”整治、拆除等。随即山东、四川等主产“地条钢”地区加入拉网式排查当中,对中频炉停水、停电、部分进行了拆除。12月6日,产钢大省河北地区重磅加入,12月9日唐山地区中频炉“一刀切”、“全部停产”的消息传出。
所谓地条钢,是指钢铁行业内部对小钢铁企业采用模铸工艺生产、长度一米二左右的条形钢坯的形象化俗称。而另一个解释,是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今年2月初,由于建筑钢材市场低迷,加上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高炉-转炉工艺成本降低,中频炉钢厂失去竞争力,几乎全部停产;但到7月份,随着建筑钢材需求增长,铁矿石价格上涨,中频炉钢厂产量快速上升。中频炉炼钢与转炉、电炉炼钢相比,最重要的差别是不能吹氧造渣,因而不能去除钢水中的磷、硫等有害元素,特别是不能降低磷含量,生产出来的钢材极易脆断,由于工艺的落后才会被淘汰。
从各地政府力度来看,本次重拳出击地条钢,在违法生产以及在各地政府钢铁去产能的重压下,其存在的时间不会太远了,也将为钢铁去有效产能“贡献”一份力量,对于市场资源影响多是区域性为主。
点评:关于化解产能,首当其冲就是取缔无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并对已在市场竞争里无法存活的停产厂家作出强力行动,杜绝死灰复燃。但是,部分企业的委托代加工行为使得部分已关停的企业抓住了救命稻草,与国家化解产能背道而驰,且委托代加工的厂家无论是管理及设备上也与正品材的品牌不成正比,从而形成市场同一品牌多种质量和假冒仿冒伪劣品。
落后产能、生产低质量产品产能的退出,不仅使规范的钢铁企业受益,逐步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也能解决供需双方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环境形成有利影响。
276个工作日限产制度
成本轮煤炭去产能“最强杀手”
3月份,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引导煤炭企业减量生产,明确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规定组织生产,即直接将现有合规产能乘以0.84(276天除以原规定工作日330天)的系数后取整,作为新的合规生产能力。
这相当于将此前全年330个工作日的产量下调了16%。以2015年全年中国原煤总产量37.5亿吨计算,若2016年全年执行276个工作日政策,全年大约可减产煤炭6亿吨。
为了严格执行这一制度,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多部委有关成员单位将组成督查组,针对煤矿落实276个工作日制度情况进行督查暗访。
全面执行限产政策带来的结果就是煤炭产量大幅下降。数据显示,1月份-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0.5亿吨,同比下降10.0%。
在今年7月19日举行的2016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煤炭去产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276个工作日制度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276个工作日限产制度让煤企告别了“以量补价”的恶性竞争,并成为此轮煤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276个工作日政策的执行导致煤炭供应大幅减少,煤价开始疯涨。为了控制煤价,11月16日,发改委宣布,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明年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
这意味着276个工作日限产政策开始松动。但是,煤炭去产能工作仍在继续,全面放开生产并不现实。
连维良就表示,全部执行276个工作日减量化生产措施,煤炭市场可能供不应求;而全面放开减量化生产措施,则与去产能的初衷背道而驰。276工作日制度不会被放弃,而是要根据实际进行完善。
据了解,为了煤炭市场稳定持续发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政策,包括完善276个工作日产能储备制度,减量置换和产能交易等制度。而减量置换将是2017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的重要部分。
点评:276个工作日限产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说是今年去产能过程中最严厉的一把刀。许多煤炭工人从业几十年来,也因此第一次经历放假。但煤炭产能过剩严重,不下狠心恐难有效果。尤其是很多煤企尽管也在积极的关闭资源枯竭的煤矿,但这些煤矿的产量本就不高。而276个工作日等于强制所有煤企的所有煤矿停产89天,可谓狠招。
随着煤炭市场的变化,国家去产能的政策会有所调整,但明年去产能的任务依旧艰巨,限产减产仍将是主要的节奏,预计276个工作日仍将是调控煤炭产量的主要利器。
130万名煤炭职工将被分流
人员安置成最大问题
2016年1月4日至5日,李克强总理在太原考察时表示,煤炭行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要根据市场需要,主动压产减量,严控新增产能,政府要促进富余职工转岗就业。
根据行业统计的数据,2015年年底煤炭全行业从业人员445万人,此次分流人员约占到了20%以上。这意味着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将有大约130万名职工被分流安置。
从今年年初煤炭行业启动供给侧改革开始,煤企就纷纷出台了减员分流的方案。在煤价下跌的过程中,多数煤企都陷入亏损,民企扛不住早已主动关闭煤矿。但国内煤炭产量中国企占比达到70%,在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工作中,国企人员安置是最大的问题。
此轮中央政府以给奖补资金的方式,主要就是解决国企产能退出中最难解决的人员安置问题。
1月份,财政部下发《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通知》测算专项资金年征收额度约为464亿元,将为煤炭、钢铁等行业化解落后产能提供至少部分资金支持。其中,资金将主要用于安置人员。2月份,人社部《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的意见》明确了职工安置的基本原则、安置的渠道、工作的要求。具体的安置渠道主要为企业内部安置、促进转岗就业创业、内部退养以及公益岗位托底。
尽管人员安置的路径较为清晰,但是对于一些去产能大省,由于员工人数众多,人员安置困难重重。尤其是黑龙江、山西等煤炭为支柱的省市来说,随着煤矿关闭,产能退出,有不少煤矿工人面临再就业,人员安置问题也相对更为突出。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政策托底+市场分流”成为人员安置的主要模式。
据了解,在黑龙江省政府的主导以及社会各方的支持下,2.25万名原龙煤集团职工陆续走上农垦、森工、城市公益等新岗位。
此外,2016年至2020年,山东需要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计划的企业共122家,需分流安置职工192930人,其中煤企164330人。截至今年11月底,山东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已分流安置职工41861人,完成全年计划93.3%。
点评:由于煤企多是大型国企,人工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煤企脱困以及转型。在煤炭去产能的过程中,减员分流已经成为高层、煤企甚至煤炭工人的共识,而人员安置也被认为是其中“最难啃的骨头”。
尤其是有些煤炭工人,在煤矿工作了几十年,再就业的压力很大,不愿意离开煤矿这个曾经的“铁饭碗”,有不少人对继续留在煤矿还存在希望。但看到煤炭去产能的力度如此之大之后,也开始转变观念,有人还主动去寻找新的机会。
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深入,人员安置也在逐渐推进。而减员分流后势必会减轻煤企负担,降低煤企生产运营成本。
四大央企牵头
成立煤炭资产管理平台
在煤炭去产能的过程中,煤炭央企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
今年7月份,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即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源煤炭)成立运行。
国资委表示,平台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推动优化整合涉煤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促进涉煤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
同时,要处理低效无效资产深入推进,指导中央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
而该平台刚刚成立没多久就迅速开展了工作。8月18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上海清算所发布公告称,其将持有的国投煤炭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国源煤炭。
据了解,目前央企煤炭总产能8.46亿吨,除神华、中煤及五大电力公司外,不以煤炭为主业的央企产能约1亿吨,其中国投煤炭有限公司产能3600万吨。
申万宏源煤炭研究团队认为,央企中并不以煤炭为主业的公司将退出煤炭行业。如果顺利剥离,涉煤央企数量将大幅减少,产业集中度提升。
需要一提的是,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7大领域混改等。
业内认为,未来可能通过煤炭资产平台公司,进行煤企之间的资源优化重组,该退出的退出,该转型的转型,逐步实现去产能。
点评:尽管该平台的成立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但是截至目前,该平台仍旧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2017年除了煤炭去产能将持续发力以外,央企改革也或将有大动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排除煤炭央企之间会有兼并重组等举措。而国源煤炭除了就深入推进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发挥效用以外,还或将承担着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使命。
30个省市出台去产能方案
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
2016年年初,去产能打响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枪,煤炭去产能是重中之重,我国确定了全年2.5亿吨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
随后,各省市踊跃出台去产能方案,有30个省市先后公布了去产能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截至11月末,我国已经完成年初制定的去产能任务。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2016年,山西关闭退出和减量重组煤矿25座,退出产能2325万吨,安置职工20166人。其中,山西省属煤企所辖煤矿23座,退出产能2130万吨,安置职工20341人。截至11月26日,山西省内验收工作全部完成。
此外,河北省、青海省、河南省以及北京市等多地去产能工作都已经提前收官。
11月末开始,中央派多路考核组验收抽查各地今年钢煤去产能任务完成情况,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煤炭去产能从数字上来看完成得不错,但是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问题还不尽如人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除了中央的奖补资金外,地方政府也拿出了一部分钱,并提供了环卫、协管等岗位用于安置人员,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的经济工作做了总体要求和布局,概括起来说就是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发改委为落实会议精神,更是把明年定性为去产能的攻坚之年。所以明年煤炭去产能力度将不会减弱,应该会在1.5亿吨-2亿吨之间。
以山西为例,未来5年,山西煤炭行业在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化解过剩产能1.1亿吨,安置职工近11万人。主要涉及焦煤、同煤、潞安、晋煤、阳煤、晋能六大省属煤企和太原市政府。
点评:今年是煤炭去产能第一年,各省市的去产能工作从表面上来看,完成得不错。但明年去产能的力度仍会加大,这也意味着更加任重道远。尤其是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明年这两个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2017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逐步建立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才是根本之道,通过市场化手段来逐步实现市场平衡。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来调控,就像今年一样,尽管最终能完成去产能的目标,但过程颇为艰辛。在煤炭去产能进行到一半之际,煤炭市场供不应求,造成煤价大涨,最后不得不政府出面来进行调控。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钢铁 煤炭 去产能 价格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