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 预计整体增幅约20%

资料图:2015年12月26日,2016年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全国开考。图为考生步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崇文中学考点。孙文潭 摄 视觉中国供图 12月24日,大学生们的“年终大戏”——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序幕。作为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的第一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有了新变化。
12月21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
考研人数创新高,预计整体增幅约20%
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这一政策调整很大程度上带动2017年研究生报考热。
报告显示,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江苏、北京、辽宁、黑龙江、江西等地人数增幅分别达到24.8%、20.8%、20.2%、18.6%、18.5%。报告预计,整体增幅将在20%左右。其中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的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
据悉,今年9月,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2月1日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其学历学位证书由原来的只颁发学位证书(单证)改为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
通知出台后,70%的考生选择“支持”。而对于通知中要求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不少考生表示怀疑。报告显示,仅有32%的考生认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够保证同等教育质量。
报告指出,“985”“211”重点高校研究生报名人数居高不下,其中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较去年猛增28.8%,报考南开大学的人数增长11.58%,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超过10%。
此外,报告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不含艺术学科)招生情况来看,工学招生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管理、医学。其中,超半数学科招生规模逐年加大,仅有文学、哲学、历史学招生规模保持平稳甚至有所下降。
考研热的背后是就业压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研热已成常态??佳腥鹊谋澈笸蔷鸵笛沽ΑV泄逃谙哒攵?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在线调查,数据显示,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选择考研的人仍占不小比重,达到31%。另外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一个新的竞争领域和晴雨表,高校也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66%的学生对于推免生政策持反对态度
据悉,2013年,教育部要求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但从2014年起,教育部规定不再设置留校限额。
限额的取消,不仅考验普通高校留取优秀生源的能力,而且有可能加剧“名校”吸纳外校生源时的名额紧缩现象。
报告指出,从2014年起,名校及优质专业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大量国家重点专业学科推免生比例超过九成,甚至达100%。例如,2017年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推免生比例达87.5%,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达88%,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分子医学研究所、教育学院推免生比例达到100%。
这样的现状,让“考研逆袭”之路变得“雪上加霜”,通过统考方式进入某些名校的名牌专业,可谓难上加难。
对此,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一项关于推免生政策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对推免生政策持反对态度,支持该项政策的仅占25%。
本报北京12月23日电
编辑:曾珂
关键词:研究生 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