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2016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文化之美
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
立足传统,国际化表达。中国展示文化自信的步伐稳健,足音强劲。
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精心译制的影视剧、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经典跨界的艺术混搭闪亮登场,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文化之美,编织华彩篇章。
混搭登台 彰显和谐共生理念
寇流兰,莎士比亚笔下被放逐后“为恨而死”的大将军;杜丽娘,汤显祖笔下“因爱而生”的小女子。一西一中、一男一女、一武一文、一刚一柔,两大文豪逝世400年后,两个经典角色在舞台上邂逅,在时空中对话……
2016年7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牡丹亭》和《寇流兰》融合穿插,新编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在欧洲多地巡演,视听冲击、文化交融令欧洲观众叫绝。有观众专程从西班牙赶到德国法兰克福观看。英国广播公司等主流媒体称其为近年来戏剧界中西合璧的典范。
9月,改编自汤显祖作品《邯郸记》的昆剧《邯郸梦》来到英国。全剧在呈现经典昆曲的同时,拼贴融合了莎士比亚《麦克白》《李尔王》《皆大欢喜》等作品中有关生死的著名片段,男主人公卢生梦境中的事件则在莎士比亚作品场景中出现。剧情和舞台效果的巧妙反差,演员们丰富到位的情感表达,让在场观众惊叹不已。
12月,中国芭蕾舞剧《过年》走进奥地利。背景音乐与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相同,舞台上呈现的却是中国人过年的故事。农历新年的喜庆气氛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搭配,让人感觉既有新鲜感,又无比和谐美妙。
“东西方文化混搭的舞剧融入中国的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展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西方观众通过观看这出别致的舞剧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说。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中国驻英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项晓炜认为,把汤莎两位大师“放到一个全球视野上来看,放到一个跨文化对比研究视野上来看,可以为我们开启一个新的对话和交流的模式”。
而在英国戏剧专家乔纳森·埃尔曼看来,近几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带动了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发展,更加自信的中国在对等的位置上,不断开展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
混搭,是一种艺术形式,交流互鉴才是实质;混搭,是一种创新探索,彰显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的精髓。
本立而道生,创新中融合。
2016年,中国文化与时俱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优雅地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和谐之美、美之和谐。
扬帆出海 中国影视渐成“华流”
“《欢乐颂》终于又开拍了,希望能尽快看到。剧中的中国城市繁华漂亮,年轻人友善,工作充满激情?!痹侥瞎媚锇⒁弥獠康缡泳缈牡诙竞笮朔艿厮?。
像阿银这样痴迷中国影视剧的越南人不在少数。61岁的阮氏云在女儿的带动下也熬夜追剧?!啊痘独炙獭方谧嗥轿?,内容亲和容易理解,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观众?!?/p>
上世纪90年代,《渴望》《西游记》《还珠格格》等中国电视剧在越南播出时,全剧只有一两个配音演员或干脆用旁白,近期播出的中国电视剧则在翻译配音方面下足了功夫。
越南国家电视台播出由广西电视台译制的《北京青年》。50多名越南籍人士受邀参与翻译和配音,包括越南影视明星、主持人、在华留学生等。其中,男女主角分别由越南话剧团副团长黎宏光和越南著名演员阮氏青玄配音,用地道的越南语演绎北京青年的喜怒哀乐。
在遥远的非洲,同样有大批影迷通过影视剧了解中国,分享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借助中国四达时代集团的“中国影视”频道,“北京影视剧非洲展播季”三次走进非洲,《滚蛋吧!肿瘤君》《匆匆那年》《北京遇上西雅图》等影视剧被译成英语、法语、斯瓦希里语等7种语言集中展播。
肯尼亚女观众米尔德丽德和儿子曾接待《青年医生》剧组?!八俏饰叶哉獠康缡泳缬惺裁唇ㄒ椋宜涤Ω糜杏⒂锘蛩雇呦@镉锱湟??!彼?,“没想到,一个星期后电视剧便有了英语配音。太棒了,他们效率真高!”
“对于非洲人来说,中国很遥远,可是通过中国影视剧,我们感觉到中国人就在身边,和我们一样,有生活的烦恼,也有共同的梦想和追求。我们欢迎这样的故事?!碧股D嵫枪业缡犹ㄌǔつ飞衬伤?。
中外合拍是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方式正从最初以资金注入为主向技术和专业性合作转变?!豆Ψ蛐苊?》历经4年酝酿和制作,由美国梦工厂动画、中影股份、东方梦工厂联合出品,幕后中国团队力量强大,全片约三分之一在中国制作完成。
精心译制、中国频道、中外合拍……伴随海外推广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国影视“出?!辈椒ゼ捕龋灾泄笆幼髌肺淼闹泄幕谘杆僮呦蚴澜?,日益扩大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字里行间 中国文学直通世界
“中国儿童文学和中国文学一样,已经达到世界水准,这毫无疑问?!敝泄难ё骷也芪男?,这位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在新西兰领奖时自信地说。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作家金波首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由于准备仓促,只能将一些作品片段译成英文供评委们审阅。
如今,曹文轩的《红瓦》《草房子》以及许多优秀当代文学作品,在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的推动下,向世界打开另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字里行间的“中国故事”,呈现出独特的诗情和意境。
“这项工程为中国当代作品顺利走出去开启了一个直通世界的通道,已经得益于这项工程并发行于海外的作品都将为后续工程中的作品提供宝贵的经验?!辈芪男?,“只有长此以往,才能让中国作品逐渐被世界认同?!?/p>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张晓楠说,出版社借助在国外生活多年、了解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华人进行翻译,再由外国专家审译,以最大限度为中国故事“保鲜”。
“曹文轩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让我想起小时候陪伴成长的经典作品,他用美丽的语言讲述美丽的故事,作品不只关乎中国,更关乎全人类?!痹兜墓适乱鹋放笛浅霭婕哦侣薜隆し频墓裁?。
2016年8月21日,上海书展,近千名“粉丝”排起长队,等候首获世界科幻文学最高荣誉“雨果奖”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签名。这一天,刘慈欣著作《三体》系列英文版出版工程基本完成。
《三体》系列英文版出版工程历时近4年,全套英文版累计厚度达到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高度,可见其翻译工程之浩大。
译者、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和资深中国科幻迷乔尔·马丁森(中文名周华),都对中西方文化有深刻理解和体验。得益于他们的精到翻译,《三体》系列英文版自上市以来受到空前欢迎,销售量一路看涨,中国科幻文学的国际知名度由此得到提高。
《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认为,《三体》系列的翻译通过专业化的渠道,为中国科幻与西方世界建立起桥梁,一些美国读者试图推测未来中国的图景,就好像“解密”中国一样。
从曹文轩、刘慈欣,到麦家、周大新、格非、贾平凹、徐则臣等当代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是通过走专业的国际化道路打开国际知名度,外国读者得以从译作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细细品味“中国故事”。
中国文学拥抱世界,好的翻译功不可没,但离不开创作的土壤,离不开作品本身?!拔难紫缺匦虢睬蟾叨鹊奈难院鸵帐跣裕庋拍馨镏髌房缭绞奔浜涂占?。”曹文轩说,“对于我而言,我的背景就是中国。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涉及的主题寓意全人类。这应该是我获奖的最重要原因?!?/p>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世界语言 中国文化之美 中国故事 中国形象 中国旋律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