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官员不“触网” 政策易“触礁”
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要求推进决策、执行、结果、管理、服务“五公开”,做好政策解读,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近段时间以来,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舆情热点上,政府公开信息、回应质疑的速度和质量的确有了明显的提升。
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经常是失序的。互联网上真假难辨、话题迭变、热点难料,在日益复杂的舆论场中,有一点却是一贯的,那就是领导干部往往成为舆论最后的焦点。媒体的镜头、群众的诉求、网络的话题,最终都会落到领导干部身上。可以说政务信息公开做得好不好、舆论热点回应及不及时、公众的知情权能不能得到满足,每一个政府官员身上都肩负着责任。
这些年来,人们目睹了太多官员舆情应对的“泥石流”现场,从“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无遮拦,到“替党还是替人民说话”的糊涂观点;从“一切成绩归领导”的肉麻之语,到“反正我是信了”的不负责任。这些已经成为段子的往事里,搅浑水的有之、帮倒忙的有之,还有人因此丢了乌纱帽。更深层次的是,这些事件让权威信息和官方发布在舆论场中始终处于守势,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反思这些舆情应对的失败案例,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一些官员眼睛只盯着上面,不愿承担责任,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没有将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有些官员向来将“沉默是金”作为为官为政的基本准则,认为少说话就少犯错,不说话就不犯错;有些官员将媒体和舆论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能堵就堵,能遮就遮;更有些官员对待媒体和民众诉求,摆出一副能奈我何的面孔,舆情应对避重就轻、脂粉敷面,把媒体当作颐指气使、粉饰太平的工具。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泵教逅匮匦氤晌僭钡幕局耙邓匮囊徊糠?,提升媒体素养、加强舆情应对能力是一门必修课。
舆情应对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英国?;刈衣蹩硕だ锝芩固卦谄浯碜鳌段;芾怼分刑岢鲇咔橛Χ灾摹?T原则”:以我为主提供信息、尽快提供信息和提供一切可能的信息?!?T”原则也是当前很多国家的行政机构、大型企业集团等处置?;咔橛Χ缘牟欢拧?/p>
“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的背后,是对官员如何看待权力、看待责任、看待监督的一次警醒。官员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就是要提升专业的能力,用专业的态度做专业的事;就是开放自己的心态,坦坦荡荡、心胸开阔,少些“套路”和“功利”,多些理解与包容;就是要保持谦卑的姿态,多把舆论当镜子,容忍批评声音,自觉接受各界监督,将舆论监督的压力化作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动力。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苯裉斓拿教寤肪?,增加了舆论场的复杂性,让治理和管理的难度都不同于过往;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信息的爆炸、平台的增加、民意的直达,也为官员打开了另一扇窗。希望官员多利用这扇窗,多晒晒太阳,多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胸怀坦荡,浩然正气,有点风沙又何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官员 媒体 舆情 信息 舆论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