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港媒曝内地新药试验阶段造假:生产商中介医院联手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 港媒称,内地造假风气猖獗,正牌药厂测试新药时也有弄虚作假。为了缩短新药上市流程,有药企被揭发联同试药机构、中介、医院等层层造假,包括支付数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研究费”,要医院为药企进行临床试验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介教唆试药者持假身份证测试,一人尿液可分给三人用。
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12月20日报道,内地一种新药投入市场前,除了部分免试项目,都必须进行临床试验,经食药监批准后方可上市销售。但有内地媒体发现,新药投入市场过程中,医药企业、临床试验代理机构与试药的医院,暗中形成了一条惊人的造假利益链。

据药企知情人表示,医院替药企进行临床试验可获得多重利益,包括可获动辄上百万元的研究费用,一项为期两个月的临床试验,费用高达两三百万元,而且药厂不会透过医院给予试药者的报酬。另一方面,医生临床试验也可作为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而试药人是临床项目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就衍生出一个招募试药者的中介行业,即是被称为“药头儿”的临床试验代理机构。一些招募试药者的中介会造假,安排持假身份证的试药者进行测试,一名试药者的尿液样本可供三人使用,就连试药者的体重超标,医院护士也可替对方多次磅重,直到数据符合标准。
报道称,在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时弄虚作假的情况,更是见怪不怪。试药者中流行着各种蒙混过关的方法,例如吸烟的人想通过尿检,可以在尿检的时候,滴一两滴白醋;用十倍药剂量的联苯双酯应对饮酒问题;也有试药者在医生面前吞下药物,离开医生视线之后再吐掉。
另外,当局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禁止试药者三个月内参与其他试验,以及试药者接受筛选后未超过五日不能参加下一次筛选。但有医院却接受试药者连日参加筛选体检,不断进行试药,明显违规。
据了解,由于临床试验非常漫长,从药物研发到上市,短则3年,长则20年,费用更是从几百万到上亿元不等。药厂为了缩短流程,尽快上市,或夸大疗效,可能会联同医生或CRO公司(医药合同研究组织)造假。部分医院为了丰厚利益,也会配合造假。
食药监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截至今年1月,因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当局不批准、或药企自查申请撤回的药品注册申请达1184个,占核查的1622个药物总数的73%。若扣除165个免临床项目,比例更高达81%。
编辑:曾珂
关键词:新药试验阶段造假 生产商中介 医院联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