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过半网购用户遭信息泄露,电商快递等未来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题:过半网购用户遭信息泄露,电商快递等未来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4.8亿网购用户,过半网购过程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正在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初审的《电子商务法(草案)》,加大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明确了包括第三方电商平台、平台内经营者、支付服务提供者、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等在内的信息安全?;ぴ鹑沃魈?。提出对未履行?;ひ逦竦?,最高处50万元罚款并吊销执照;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法律否能有效解决网购信息安全问题?对未来电商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明确信息?;ぴ鹑沃魈澹旱缟唐教?、商家、支付、快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19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我国首部电商领域的综合法律。其中的多项内容,对公众关心的网购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规定。
草案分别在多个章节明确了电商平台、商家、支付、快递等责任主体。草案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技术管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丢失、损毁,确保电子商务数据信息安全。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丢失、损毁时,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除电子商务经营者,草案第二章第二节还专门明确了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对进入第三方平台的经营者信息审查登记、检查监控,提供必要、可靠的交易环境和服务,公开公平公正制定交易规则等,进一步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认为,草案对于?;じ鋈诵畔踩偷缟滩到】党中⒄?,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叭绻嚼丛蕉嗟南颜叨酝绻何锶狈Π踩?,笼罩在恐惧和疑虑中,想实现电商产业大发展是不可能的。”时建中说。
深圳前海征信公司信息安全总监戴鹏飞曾梳理网购订单的4大环节,发现有13种信息泄露的可能,包括商家环节的内部倒卖、病毒攻击、信息被监听,用户环节账号被盗,物流环节被“内鬼”倒卖,电商平台环节的内部倒卖、系统漏洞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4.8亿人。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さ鞑楸ǜ妫玻埃保丁贩从常裨谕汗讨?,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占51%,84%因信息泄露受到骚扰、金钱损失等不良影响,一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另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近年来受理的数十万起投诉案件表明,天猫、淘宝、京东、当当、苏宁易购、国美在线、1号店等主要网购平台,以及美团、大众点评、携程、去哪儿等互联网O2O平台,均屡因用户信息泄露造成平台上账户被盗,带来经济损失。
草案对网购信息泄露“三宗罪”提出规范
除了明确责任主体,草案还有针对性地对信息收集得益者的行为,作了多层次的规范,对违法行为明确提出追责。
根据草案,未履行个人信息?;ひ逦竦淖罡叽Γ担巴蛟??,并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换言之,如果没有能力保护好,就别收集;收集了,就得从管理和技术上?;ず?;泄露了或者有可能泄露,必须提前介入,不能只放马后炮。”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以往大量存在的网购过程中的信息泄露“三宗罪”,草案都制订了相关规定。
--监守自盗“内鬼”成泄露大户。在惠州市警方今年打击个人信息专项行动中,某快递公司职员在公司电脑上下载数万条客户,包括地址、电话、姓名、寄递物品等信息,通过微信进行贩卖。广东公安民警说,多地出现电商、快递企业的员工,将工作中收集的个人信息出售牟利情况。
草案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义务,强调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技术管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丢失、损毁。
--为信息贩卖提供平台。记者日前在一些电商平台进行调查,发现信息贩卖仍然存在。据被警方抓捕的“信息贩子”披露,信息可按地区定制,先试用后付款,根据信息“品质”不同,越精确或信息主体明显拥有更多财富的就越贵。其中,电商平台为“信息贩卖”提供了便利的销售渠道。
草案专门明确了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草案第十九条要求,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身份、行政许可等信息进行审查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专家认为,这有助于堵住在网络平台进行非法信息交易的行为。
--一些电商主体对?;ば畔⒉换?。目前,一些电商平台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问题。有的电商对于用户即便买个酱油都恨不能把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职业等等信息通通输入。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聪聪说,平台和商家在收集信息时过度积极,同时却往往疏于?;ぃ贾滦畔⑹占挥腥魏渭用艽娲?,完全在“裸奔”。
草案第四十六条明确,在收集用户信息方面,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应事先向用户明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规则,并征得用户的同意;不得以抗拒为用户提供服务为由强迫用户同意其收集、处理、利用个人信息。
同时,对于处理和利用用户信息,草案第四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应当符合用户同意的处理利用规则;处理、利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用户有权请求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中止相关行为。
草案将对电商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草案将会深刻影响电商平台、商户和快递的商业行为。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认为,对个人信息安全?;さ姆⒄菇俳缱由涛窕竦贸ぴ兜姆⒄梗骸案鋈诵畔踩堑缱由涛窠】捣⒄沟幕?,相关立法的推进,将优化电商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p>
百度法务部副总经理杜剑波称,“谁采集、谁使用、谁负责。拥有数据多,承担责任就大。如果不当保管和使用,导致信息泄露,就应该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チ居Ω米霰砺省!?/p>
京东方面表示,将重视安全漏洞问题,针对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风险的用户进行安全升级提示。阿里巴巴集团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顾伟认为,大量平台商家涉及订单泄露,平台设定规则,对于卖家泄露买家信息要进行扣分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草案未来通过审议,将倒逼平台、商家、快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强化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顾伟说,法案将促使电商主体向安全领域加大投资,主要的互联网公司都将向信息安全领域布局,其自身也将有动力推动安全保障体系升级。
据记者了解,为应对行业安全形势挑战,阿里巴巴集团于今年7月成立了旨在提升全行业安全技术能力的“电子商务安全生态联盟”。该联盟不仅仅具有较大的技术意义,更有可能推动形成一个产值巨大的安全服务市场。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刘振飞说,目前,阿里为电商生态联盟伙伴提供了安全产品、标准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让服务商、商家、物流等合作伙伴及时感知数据风险,保障核心数据安全。
同时,顾伟提出,执法机构本身缺乏高效有力的安全监管技术工具,将是未来治理信息泄露的难点之一。阿里将研发相关技术,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工信部信息中心工经所所长于佳宁强调,除了明确收集信息者的主体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督。需多部门联动,明确监管责任,实现收集--使用--监管的责任闭环。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网购 用户 信息泄露 电商快递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