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全球“看多”中国经济未来
随着2016年进入尾声,世界颇为“惊喜”地发现,虽然经过诸多动荡,但全球经济依旧显示出较为可观的潜力。这其中,中国贡献了重要分量。外媒指出,投资者对明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仍有强劲信心,同时,中国依然会是全球增长的关键所在。
“看空中国的人或许将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新加坡《海峡时报》评论称。这也成为国际舆论的主流声音。
【 信号显现:中国继续强劲增长】
“尽管外界存在种种怀疑声,但中国今年还是连续3个季度实现了6.7%的经济增长,历时4年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收缩即将结束,主要制造业指数与2012年之后的高点持平?!迸聿┬挛派缛涨氨ǖ莱啤?/p>
这篇报道关注的焦点是本月9日中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彭博社援引新华社的报道指出,这次会议列举了2017年经济发展的六大重要信号,其中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开放领域、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积极吸引外资等。
“2017年要召开党的十九大,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甭吠干缫补刈⒌搅苏獯位嵋榈闹氐?,并报道称,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速均为6.7%,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仍能保持这一态势,全年6.5%—7%的增长目标“料能完成”。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复苏信号在近期已经多有显现。就在11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就交出了一份良好的成绩单。这也让外媒在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表现出对中国经济2016年总结和2017年展望的更多积极评价。
“中国11月给出的经济数据整体超出专家预期,这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给出的良好信号,更意味着全球经济将开始回暖?!泵拦吧桃的谀弧蓖窘湛某?。
美国《财富》杂志12月初刊登的文章则指出,这些经济数据不仅给了中国经济更多的发展动力,从而实现全年6.5%的GDP增长目标,更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刺激增长的政府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
文章称,由于占国民经济40%的制造业指标达到近年来的峰值,非制造业指标也突破了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中国经济前景良好,可以“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更有信心地稳定前行”。
中国经济的“喜人”数据与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依旧强劲的增长相互呼应。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总部在巴黎的经合组织近日对未来经济活动的评估也表明,许多大型发展中国家以及英国和法国都呈现增长加速的迹象。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转好,改变今年增长乏力的态势?!薄痘秩毡ā吩献橹谋ǜ娉?,加拿大、德国以及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经济体,继续呈现强劲增长的迹象。
【 有迹可循:大国雄心受世界称赞】
中国前三季度从GDP数据上表现出的强劲增速并不令外界感到意外。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发表的对德国全球与地区问题研究所亚洲课题高级研究员玛戈·许勒尔的一篇专访指出,增长的推动力完全有??裳?。“数据符合中国所谓的新常态经济政策的目标——一种以减量增质的结构调整为目标的经济模式?!蔽恼鲁?,中国的“新模式”更加依靠创新驱动,同时降低出口依赖,并更加依赖个人消费;同时,在许勒尔看来,中国的私企应在生产、投资和出口方面变得更强。
中国为了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所付出的努力显然正被世界认可?!叭虻诙缶锰宕蟮ㄓΧ跃?、环境、腐败、贫困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决心受到了世界领导人的赞誉?!甭砝次餮恰缎潜ā贩⒈淼奶馕兑桓稣谛纬傻男轮泄芬晃某疲」芄驶肪称H?,但今年以来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虽然放慢了速度,但仍然位居世界首位。
“事实上,中国有自信的资本?!备梦恼鲁?。
这些自信表现在经济的许多方面。比如,美国《福布斯》双周刊就指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英国《金融时报》则注意到,在从业者看来,中国“对颠覆性行业的灵活性超过外国”;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也刊文称,在西方研究预算不景气之际,中国却在为许多尖端研究项目提供巨额资金,并且中国正在人工智能、无人机和互联网技术等领域追赶上来。
“中国正在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国家使命感投入巨资推动创新,在核心技术上减少对国外的依赖。而中国雄心勃勃的创新举动可能最终让全球经济再次走上一条更快增长之路?!薄痘秩毡ā吩煤献饔敕⒄棺橹氖菹允?,中国的研发开支在2009年超过了日本,在2013年超过了欧洲,而到2020年将有望超过美国。
“看空中国的人或许将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毙录悠隆逗O渴北ā菲缆鄢?,在许多方面,中国正沿着价值链向上移动。比如高盛公司就指出,1995年,在排名前五的中国出口商品种类中,有鞋类、服装和玩具。20年后,则是通信设备、自动数据处理器、阴极管、家具和珠宝。
同时,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标准也在提高。该报道引用一家市场咨询公司亚太地区负责人杰夫·布罗德里克的话说,他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中国生产的汽车与外国生产的汽车之间的质量差距将消失。
逐渐消失的差距让全球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经济中可以作为“榜样”力量的成分?!暗蹦暝诓凭?、金融方面努力向西方学习的‘中国学生’,现在已经将要超越自己的老师,成为‘世界财经大师’?!泵拦缎挛胖芸方辗⒈淼奶馕吨泄枚ń轿鞣健返奈恼鲁疲蔽鞣骄貌饺肓恕昂笞时局饕迨贝?,经济思路与管理手段进入了单一化的“死胡同”时,中国则在努力为世界引入一个更具弹性的金融市场,一举颠覆了人们“中国不善于创造商业模式、不善于承受风险与创新”的固有思考模式。
【 联动世界:全球期盼中国“成功”】
当然,乐观的预期中仍然不乏对风险的提醒。
“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许多突出问题,政府应该花大力气加以解决,如削减过剩产能和化解某些领域的金融风险,中国还将加快建立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彭博社称。
路透社则援引瑞银最新发布的“2017—2018年中国经济展望”称,预计未来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再次面临调整,消费也可能随着收入增速放缓而走弱,不过整体应会保持稳健;同时,特朗普上任之后,人民币贬值压力还可能持续。鉴于未来美联储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持续分化、资本外流压力持续,预计未来两年人民币对美元将会继续贬值。
“中国当然会尝试尽快实现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增长,但我们必须考虑到未来5年不同领域可能会出现的更大幅度的经济下滑。当然,这种结构调整也能使中国变得更强。”玛戈·许勒尔表示。
不过,对中国来说,幸运的是其他国家都期盼中国能够成功?!度毡揪眯挛拧房乔案呤⒆什芾砉局飨贰ぐ履岫馕督鹱┕曳⒒幼藕艽笞饔谩返奈恼鲁?,“中国经济的发展符合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可以向中国消费者出口其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国家的利益。实际上,它比欧洲和日本的经济问题以及印度能否在世界持续发挥影响力等问题还重要?!?/p>
毕竟,没有中国,世界经济肯定将陷入衰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近日有力地强调了这一观点。在他看来,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6.7%——比大部分预测人士的预期明显要高。
“中国有战略、财力和决心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将发展成为以服务业为主的消费型社会,同时能够成功规避周期性危机。”斯蒂芬·罗奇在文章中说,“我很少对全球经济前景感到乐观,我认为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要比中国经济崩溃论严重得多。我认为,?;蟮氖澜缇萌绻挥兄泄玫拇嵯萑刖薮罄Ь?。中国悲观论者在发声时需要更加审慎些”。
好在,“悲观论者”到底是越来越少了。(记者 宦 佳)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全球 看多 中国经济未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