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文化自信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知行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肩负着崇高职责,加深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宣传、加大对文化自信的践行,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意义深远。
有效应对复杂态势的现实需要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使命,始终不渝坚持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坚持文化自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指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坚持文化自信,能加深这支队伍对马克思主义嵌入中国文化历史逻辑的理解,使其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立的文化理路,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实践方式,进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事关马克思主义的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敢抓敢管,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文化自信是应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态势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交流碰撞日趋激烈,人们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判断等层面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着新的复杂态势,主流意识形态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危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坚持文化自信,能有效抵御腐朽、落后、不良文化的冲击,在文化多元化发展浪潮中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坚持文化自信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纵观世界各国历史发展规律,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复兴与强盛,必然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以文化自信为底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坚持文化自信,能够让这支队伍始终保持清醒的文化定力,使其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夯实自身的文化功底,充分释放以文化人、以德服人的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立足丰富内涵夯实思想基础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发展的饱满信心、文化取向的坚定信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坚持文化自信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时代内涵、实践内涵。
坚持文化自信,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文化自信滋养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洗礼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浸润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文化自信抹上鲜明的民族文化底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创造的革命文化,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坚持文化自信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坚持文化自信,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对自身的文化保持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历来抱持着对自己文化高度自信的气度,唯此才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的民族必定是文化自信的民族。这种文化自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文化自信,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的使命就是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不受威胁、免遭伤害,引导广大师生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需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坚定文化自信,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脉络、价值观念与实践意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豪感,为自身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职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积极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始终坚持文化自信,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需做好加深、加强、加大功课,即要在学习悟透中加深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宣传,在创新工作中加大对文化自信的践行。
加深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在学习悟透中加强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始终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悟透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悟透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悟透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精神内核,从而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传统文化基础,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力量。深入学习革命文化,悟透理解革命文化的创造发展历程、革命文化凝聚的敢于胜利精神,激发革命文化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引领前进方向,充分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责任感,增强文化自信的持久力量。
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宣传。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需要通过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宣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应通过这一主渠道,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教育管理服务大学生的重要职责。必须着力于这一主阵地,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服务,给予大学生文化引导、感染和熏陶,使大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找准革命文化的精神动力、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增强文化自信。
加大对文化自信的践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始终坚持文化自信,还需在创新工作中加大对文化自信的践行,更好地传承光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始终坚持文化自信,要在创新工作中为产生量多质优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成果作出贡献。要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深入研究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创造一批反映继承性、民族性,彰显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的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夯实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同时,要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引导管理、制度管理、网络管理,建立健全思想宣传、成果发布、监督检查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完善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规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应真正做到思想上对文化自信认知认同,行动上对文化自信落细落小,要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在学习悟透中做文化自信的真心传播者、在教育实践中做文化自信的坚强组织者、在创新工作中做文化自信的自觉践行者,谱写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篇章。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2015YZD02]之“高校意识形态队伍建设研究[子课题二]”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文化 自信 高校 意识形态 队伍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