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胡吃海塞,当心胆固醇“堵”了你的血管
多年来,很多人认为胆固醇是个“坏东西”,吃多了会堵血管。而今年美国和中国陆续发布的新版膳食指南,都取消了每天300毫克胆固醇摄入的限制,许多人惊呼胆固醇“沉冤昭雪”了。有人以为胆固醇高可以没事儿了,药也停了;吃货们也觉得内脏、肥肉可以“解禁”了,吃鸡蛋也不需要限量,可以尽情享受了……那么胆固醇真的会堵血管吗?高胆固醇真的无害了吗?在12月3日召开的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孔灵芝,代表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5家机构,发布《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科普版)》,解答了公众关于胆固醇的相关疑问,澄清了诸多认识误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胆固醇的认知和管理水平。
会上,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常翠青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教授等,共同呼吁公众不要忽视高胆固醇对健康的危害,同时呼吁通过健康传播“捍卫常识”。
疑问1:胆固醇多了会不会“堵”血管?到底是什么引起心梗、脑梗?
权威结论:“坏胆固醇”升高是关键因素!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9亿人,每2个去世的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心脑血管病引起。目前,60岁以上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达80%。令人惋惜的是,因心脑血管病猝死的年轻力壮、风华正茂的中青年人已占心血管病死亡的1/5。
那这到底是怎么引起的?血管又是怎么被“堵”上的?有确凿证据证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引起血栓栓塞,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短时间内就可夺取生命。
近年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冠心病的死亡率增加,77%是由于血液胆固醇升高所引起。事实告诉我们,控制“坏胆固醇”升高,能显著降低心梗、脑梗及死亡风险。而“坏胆固醇”在一般人群中应该低于3.4mmol/L;如果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要控制在2.6mmol/L甚至1.8mmol/L以下。若血胆固醇指标异常,一定要遵医嘱进行调脂达标治疗。
疑问2:胆固醇是吃进去的吗?
权威结论:血胆固醇中,有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有15%~25%的人对膳食胆固醇非常敏感;高危人群应严格控制饮食。
我们吃进去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通常胆固醇高的食物也会富含饱和脂肪酸,即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食物同源。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天生就具有维持血液胆固醇稳定的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从外部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多了,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就会相应减少,以控制总量不变,可以“维稳”。虽然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个体对胆固醇稳态调节能力差异很大,大约有15%~25%的人群对膳食胆固醇敏感,也就是“维稳”能力较差,即饮食摄入/吸收胆固醇增多,会使体内血液总胆固醇显著升高。而对这群人来说,就要小心“病从口入”了。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是合成细胞膜、胆酸、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但多数人的血液胆固醇水平超过了人体的实际需要,当其在体内累积过量时,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对补充身体必要的营养成分是有益的;但如大量无节制摄入,就将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
疑问3:胆固醇“解禁”了,吃鸡蛋是不是就不用限制数量了?卤煮、动物内脏、肥肉等是不是可以随便吃了?
权威结论:有度才有健康——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并不等于可以无节制摄入。
“适量”是任何营养素和食物摄入都应当遵循的原则。随着人们膳食模式的改变,动物食品摄入增多,血胆固醇升高是不争的事实,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升高。所以在膳食中强调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是对公众的健康负责。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蛋类、内脏类、脂肪类应该这么吃:蛋类建议每天40~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动物内脏含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而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过量是目前中国人膳食失衡的一大问题,指南建议每天烹调油用植物油,摄入量为每人25~30克(半两左右)。
对于普通健康人来说,如果能够做到均衡营养和食物多样化,就不必担心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指导健康群体和大众的科学建议,针对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强调应严格控制膳食中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量<300毫克)。
疑问4:“坏胆固醇”高的话应该怎么办?
权威结论:早诊断、早干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加上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精神愉悦的健康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的建议,动脉粥样硬化等高?;颊哂Φ苯档透叩ü檀?、高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选择能够降低“坏胆固醇”的食物。谷类、薯类和全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等,可以影响胆固醇的吸收或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水平。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控盐,并保证每周5~7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代谢运动等,这些都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
同时,高胆固醇血症往往是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增多,或清除障碍所致。因此,这类患者必须在膳食控制的基础上,早诊断、早干预,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低“坏胆固醇”的药物。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最强,且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已表明,其长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坚持药物治疗并使“坏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带来心脑血管健康长期获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相关链接
高胆固醇有害,为什么中、美膳食指南要取消摄入上限?
目前营养学界对营养素摄入量未制定上限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是营养元素摄入多少与健康风险无关,二是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美国新版膳食指南取消胆固醇上限数值主要基于后者。此外,另一个原因是经过评估,2010年~2015年,美国人群胆固醇平均摄入量为每天270毫克,并没有达到此前指南提出的300毫克限定值,因此认为无须在指南中要求上限。即便如此,新版指南中还特别写明:取消“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毫克”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考虑胆固醇的控制。
近40年来,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每日 300毫克总胆固醇摄入量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关系不确定。因此,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中去除了胆固醇上限数值,由于缺乏研究数据,也就未制定限定值。同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如果均衡摄入相关食物,是可以避免胆固醇摄入超标问题。所以应该明确的是,取消每日300毫克胆固醇摄入上限,并非可以无节制、无限制多摄入胆固醇。(记者 白毅)
编辑:赵彦
关键词:胡吃海塞 胆固醇坏胆固醇 胡大一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