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从八项规定到六中全会 ——习近平这样把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原标题:六中全会系列解读之六:从八项规定到六中全会——习近平这样把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学习进行时]11月的最后一天,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这是在最高决策层面对六中全会精神的有力贯彻。
习近平说,有纪可依是严明纪律的前提。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回溯4年来走过的路,八项规定这个党内法规“切入口”和“动员令”意义非凡。12月4日,八项规定出台四年,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六中全会系列解读之六《从八项规定到六中全会——习近平这样把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带您探究4年来制度的笼子是如何越扎越紧的。
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陆续订立或修订了50余部党内法规,超过现行党内法规总数的三分之一。
4年50余部党内法规出台,表明制度治党在大步向前迈进。
而八项规定的实施是第一步,关键的第一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八项规定有多重要
2012年12月4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到20天,习近平总书记就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短短600多字的八项规定,对调研、会议、简报、出访、警卫、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提出具体要求,很多都是从小事抓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由此起步,推动“制度治党”。
习近平强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八项规定”是很重要的规矩。
这个规矩有多“重要”?请看习近平的表述: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
“切入口”就是突破口。廓清政治生态需要突破,治理软懒散需要突破。而突破,则必须从作风抓起,从制度入手。
“动员令”就是集结令。不集结无以成阵形,无号令难以聚力量?!岸绷睢笔蔷鲂牡男荆彩谴迪斐宸婧诺那白?。
习近平还说,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守纪律讲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自一大通过第一个党纲开始,不同形势下的各种“规矩”应运而生,不绝如缕,伴随着、保证着党从弱小走向强大。
新的时代催生新的“规矩”,八项规定是十八大后的“惊蛰第一声”,“基本要求”和“第一步”起到的是制度治党“排头兵”作用。
4年之后回头看,而今制度笼子的“四梁八柱”荦荦大端,八项规定可称第一根“支柱”;全面从严治党的主旋律激越高亢,八项规定就是第一个音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主席台上。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刚性立规“徙木立信”
习近平对八项规定的态度异常坚决。他说,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
如何体现其“刚性”?关键在执行。
而中央领导人的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又是关键中的关键。用习近平在参加2014年两会上海代表团讨论时的话说,就是起“徙木立信”作用。
八项规定的全称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爸泄仓醒胝尉帧焙汀案慕ぷ髯鞣缑芮辛等褐凇闭饬礁龃视锓浅V匾?。
改进工作作风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习近平说。
八项规定出台3天后,习近平离京赴广东考察率先垂范:不封路、不清场、不铺地毯,没有安排群众迎送、没有出现欢迎标语和横幅,开会不要求提交发言稿……
同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第二次离京考察选在河北阜平,对河北方面的要求非常明确:要确保在考察中见群众、听真话、摸实情,绝不允许弄虚作假,不能搞“培训”,更不能“导演”,不要为这次考察活动添置哪怕一个新板凳。
阜平考察期间,习近平住宿的房间只有16平方米,工作餐严格按照“四菜一汤”标准配备,都是家常菜,还特别交代不上酒水。
在习近平的治党布局中,高级干部是关键。八项规定就是从中央政治局着手,把党联系群众、为民务实的优良传统以规定的形式固化下来。而习近平在六中全会上也特别提到,准则稿、条例稿都强调以高级干部为重点,主要考虑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
“徏木立信”成果显著:截至2016年10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4.6万起,处理19.7万人。从2012年至2015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额从74.25亿元降至53.73亿元,降幅达27.6%。党风的变化有目共睹。
“一小步”引领大跨越
从规矩破题,以制度创新,是习近平从严治党的新思维、新选择。
八项规定一小步,迈出制度治党一大步,引领出党纪党规建设的密集期:
2013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发布;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016年10月2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
十八大以来陆续出台或修订的50多部党内法规,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既保证了立规质量也兼顾了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
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是第一部正式公开的党内“立法法”;廉洁自律准则突出以德治党,为党员干部树立起一条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纪律处分条例开列“负面清单”,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行为底线”;问责条例将党章规则细化、具体化,为我党问责制度作出完善和创新;若干准则明确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举措,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基本遵循;监督条例聚焦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横扫监督盲区,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的根本问题。
一系列党内规范和制度固化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实现了对党内政治生活的全规范、全覆盖,为8800多万党员确立了行为规范。
不断完善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进一步架起制度笼子的“钢筋铁柱”,使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铁规发力生威,为的是要干部“拎着乌纱帽干事”,而不是“捂着乌纱帽做官”;为的是“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让人民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获得感”。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八项规定 六中全会 习近平 制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