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媒体刊文:“过劳死”应尽快纳入工伤范畴
“求你不要说出那句话,宝贝加班吧,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鼻岸问奔洌馐咨袂陡芯跎硖灞惶涂铡泛峥粘鍪?,迅速刷遍朋友圈。原因之一是歌词唱出了当前许多上班族的心声——过度劳累,透支健康。据12月11日央视报道,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我有一个同事工作十分拼命,属于“老黄?!钡牡湫痛?。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常常是每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强打精神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结果在去年初突然倒下,昏迷了一年后离开了这个无比留恋的尘世。这位同事的“过劳死”最后也并没有纳入工伤范畴。
在对待这位同事的态度上,单位其实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没有纳入工伤范畴,更多的是属于制度的缺憾?!豆ど吮O仗趵返?4条规定的七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中,无一提及“过劳死”。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一条款看似为“过劳死”找到了法律基础,但在实践中,很多“过劳死”并不是在工作时间倒在工作岗位上。拿这位同事来说,就是在家中倒下的,而且抢救时间远远超过了48小时。
叙述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在“过劳死”这个现象上,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可是“过劳死”竟然还存在法律硬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在劳动者保护上,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然做得不错,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而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些短板逾显其绌。这也提醒我们,迫切需要根据变化的形势,与时俱进地推动劳动保护立法,尽快把“过劳死”纳入工伤范畴。
立法是需要的,但在这过程中,是不是只能耐心等待?这里不能不提到工会的作用。《劳动法》第41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才可以延长劳动时间。”如果这一条款得到落实的话,很多加班根本不可能实现。但在实际上,大多数加班,并没有征求工会和劳动者的同意,更不要说协商了。并不排除现实中有一些主动加班。但要看到,当主动加班成为普遍状态时,单位文化往往存在重大问题,而这同样是工会的责任所系。
工会存在的全部价值,都是为了?;だ投呷ㄒ娑吹?。在整体劳动力过剩、就业不充分的背景下,单个劳动者在用人单位面前,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如果工会不能起到“撑腰”作用,那么劳动者权益的受损,也就成为了必然。当一个单位劳动者权益出现普遍而重大损伤时,可以说,都存在一个打酱油的工会。这也是人们想问的,面对“过劳死”的存在,工会是否应该发挥作用,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现实中很多工会,满足于一年给劳动者争取几百元的福利,这无疑是对职能的自我弱化和自我矮化。
在很多方面,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还有许多的世界第一值得我们去追求。但是,“过劳死”世界第一的帽子不要也罢,这顶帽子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格格不入。从问题导向出发,一方面,我们应该从制度方面去考虑如何使法律法规真正?;だ投?,在制度上该建立的要建立,该完善的要完善;另一方面,则应该发挥工会的作用,让工会真正成为劳动者的“靠山”。工会不能当“过劳死”的旁观者,只应该成为“过劳死”的终结者,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可以做好。
编辑:曾珂
关键词:过劳死应尽快纳入工伤范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