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科技创新是民航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报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张翼、陈恒)民航的科技创新与国家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高度相关,科技创新是民航进步的巨大动力,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支撑、重要引擎——12月6日,在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民航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民航科技创新”高端对话中,专家“研判发展战略,展望创新前景”展开深入研讨。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和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分别致辞,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民航领域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了民航行业快速发展,我国民用航空运输量已居世界第二,一些自主创新成果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民航业的科技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不高,支撑民航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亟待加强等,寻求破解之道,需要推动民航的科技创新走向深入。
在高端对话会上,中国民航界权威专家围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民航安全水平”“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民航运行效率”“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及‘走出去’”等三个主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安全是民航永恒的话题,也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民航运输安全水平比较高,同时面临的安全保障压力也比较大,保障民航安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梢栽ぜ?在今后一段时间民航科技创新会实现多方面的突破。2030年以后,中国民航科技创新将会在世界民航先进行列里面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领跑主力军。
与会专家指出,民航是利用高科技使用高科技的高端服务行业,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民航在总体发展思路的指引下,确立了13项改革专项方案,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改革路径就是提升民航科技支撑能力,同时还确定了一系列重点发展项目,中国民航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推进民航的科技创新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张军,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黄荣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刚,中国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司长刘鲁颂,中国民航局人事科教司司长任英利,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孙晓梅,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所长罗晓,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荣刚,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姚红宇,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安全所所长舒平,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经济所所长胡华清等参加了高端对话会并发言。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民航 创新 中国民航 科技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