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中国外交战略的“势”与“实”
中国的外交战略一定要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着眼根本,立足长远,防止出现重实利、轻大势的战略错误,对外积极实施以经济合作为主导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内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在对外传播中增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的文化中,常有取实与取势之争,而取势多优于取实。取势优于取实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明晰的最终目标,二是要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得失有清醒的分析。
当前中国周边战略格局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增长,但周边外交环境日趋严峻,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试图遏制减缓中国的发展进程或在国际舞台中孤立中国。在冷战思维的推动下,西方部分反华势力希望在中国的海洋周边建立一道封锁线。
在东海方向,由于钓鱼岛之争,中日关系一波三折。2012年12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国防授权法修正案。明确写到将钓鱼岛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2015年7月,安倍政权炒作钓鱼岛争端,渲染“中国威胁论”,煽动日本众议院强行通过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扩大自卫队行动自由。根据新安保法,即使日本没有受到武力攻击,也可以对他国行使武力。继去年日本海上自卫队阅兵之际驻日美军航母“偶然路过”之后,今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在其位于东京近郊的驻屯地举行了颇具规模的检阅仪式,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鱼鹰运输机,前来进行了“祝贺”飞行表演。同时,中韩关系出现波折,美国借机推动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重启美日韩联合军演,美日韩同盟得以加强。
南海方向,南沙岛礁之争使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关系正面临严峻考验。2013年1月,在美国的公开支持下,菲律宾违背自己在双边和多边协定中做出的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南海争议的承诺,向某法庭单方面提起针对中国的强制仲裁程序。美国积极向菲律宾提供军费和装备援助,同时通过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定》实现重返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目标。与此同时,美一方面支持越南在西沙问题上挑起新的争端,另一方面实现解除对越南的非杀伤性武器的禁售。对美而言,煽动激化东海和南海岛礁主权之争符合美国的外交利益,也有利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南海周边地区的推进。
要科学地确定当前的外交战略,必须对中国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外部主要矛盾有清醒的认识,全面分析眼前的利益得失和长远的国运消长。毋庸置疑,中国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期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创造这样的战略机遇期。
实现这个战略机遇期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存在的中美冲突,中国全球战略最主要的矛盾大多集中于中美关系。当前,美国对华封锁的第一岛链正在成型,在周边政治外交领域形成了对我不利的局面。实际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争端,最终都体现为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博弈。如果中国能实现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在经济、军事实力上最终取得飞跃,周边的外交领海争端才能更为顺利、彻底地解决。西方反华势力正是看到了中国发展对其影响力的威胁,竭力挑起争端,希望打乱中国的发展进程。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必须冷静地分清矛盾的主次,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中国外交战略必须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
我们的外交战略必须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弃小实,取大势”,尽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家,争取发展的时间,不断积蓄力量,努力实现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转变。
首先,中国对外应积极推行以经济合作为主导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尽可能广泛的经济同盟瓦解美主导的亚太政治同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不管被压迫民族中间参加革命的阶级、党派或个人,是何种的阶级、党派或个人,又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只要他们反对帝国主义,他们的革命,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闭谴诱庖坏愠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实行国共合作,从而结成了包括一切抗日力量在内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当前,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应尽量突出经济合作的主调,避免激化领土领海争端的言论。化解周边国家对我发展的忧虑,培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氛围。南海方向要借菲律宾政党轮替、新任总统杜特尔特“脱美自立”的时机,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投资平台,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淡化南海争端的影响。东海方向要进一步巩固和韩国的经贸关系,减少萨德危机的溢出效应,呼应日本内部的和平力量,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反弹,同时继续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设立,削弱美日韩的战略同盟。在全球的外交战略上,应该确立“稳住美国,争取欧洲,经营周边”的基本原则。
其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才是外交战略的最终保证。在倡导和平外交战略的同时,中国对内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利用好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经济领域,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在军事领域,应大力提升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快速投射能力的智能型海军和陆战力量,有效应对突发的军事冲突和危机;加快发展能和美对抗的空间指挥信息系统,在空间战和信息战中不落下风;发展研制自主有效的反导系统,遏制美国的核威胁和周边地区潜在的核冲突。中国只有提高了经济和军事实力,才能为解决周边外交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成为世界秩序、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除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还必须有先进的制度文化优势,占据全球政治伦理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道德高地。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以三权分立、全民直选、政党轮替为旗帜推行其所谓“民主自由”的人权观和价值观,实行“和平演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造成很大冲击。其实,世界上的政治体制千差万别,只有能实现国家社会发展目标的政治体制才是最优的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只有适应、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才是好的政治制度。对所有政党而言,不要看其竞选的口号如何动人,而要看其领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能力。过去30年,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同期西方经济社会进步的幅度改善很小,国内多次爆发危机。事实证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独特发展模式更具有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有领导力的政党。在制定外交战略中,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自信。在对外传播中应注重宣传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分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先试点再推开等治国理政的经验。要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知道,中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不是推销自己的政治体制,也不干涉别国的内政,而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和平共享发展经验,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在对外传播领域,有些事多做多说,有些事只做不说。多宣传经济成就,少宣传军事进展,力争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讨论代替政治体制、领土之争,在意识形态、传统文化领域重新占据道德高地,尽快提升中国全球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总之,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的外交战略一定要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着眼根本,立足长远,防止出现重实利、轻大势的战略错误,对外积极实施以经济合作为主导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内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在制定外交战略中增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战略 外交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