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媒专访赵小兰:父母从不希望我忘本
核心提示:今年6月赵锡成家族基金会向哈佛大学商学院捐赠建设的赵朱木兰中心正式竣工。美国之音采访到赵锡成长女、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从她的自身经历谈谈赵氏家族的教育理念。
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2月2日发表题为《赵小兰事业经——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报道称,今年6月,赵锡成家族基金会向哈佛大学商学院捐赠建设的赵朱木兰中心正式竣工。美国之音记者采访到赵锡成长女、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从她的自身经历谈谈赵氏家族的教育理念。访谈如下:
记者:我们先聊一下哈佛大学的赵朱木兰中心,为什么这样一个项目会成为你的家庭和赵氏家族基金会的一个重心?
赵小兰:2012年哈佛大学找到我父亲,请他帮忙建立这个中心,希望把国际上和美国的行政人员聚集起来,讨论未来如何成为更好的商业领袖。由于我们的国际背景,以及我家与哈佛商学院的历史渊源,我父亲认为我们能帮忙。这是哈佛380年历史以来第一幢以女性命名的楼,也是第一幢以亚裔美国人命名的楼。我父亲很高兴,也很荣幸能用这种方式向这所培养了他四个女儿的学校,向哈佛表示感谢。哈佛也非常感谢我父亲信任他们,并帮助他们为世界培养更优秀的领袖。
记者:您认为或者你希望这个中心代表什么?你认为它能代表您从父母那儿所体会到的家庭教育理念么?
赵小兰:我父亲希望这个中心能成为对哈佛、对社会的贡献。因为他非常相信,在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正直、有原则的领袖,理解我们工作居住的这个国际环境,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俗,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领袖,建立更和谐的世界。
记者:事实上您有这种中国家庭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的背景。那么您对于这两种文化和两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赵小兰:我非常幸运能受益于两种文化。我在美国接受教育,但我父母一直强调中国文化,中国理念,从不希望我们忘本。我觉得能够理解东西方两种文化,并从中汲取精华,是我莫大的荣幸,使我能够在这个越来越国际化的世界中成为领袖。
记者:即使在中国的家庭环境下,受中国的教育,您认为它与我们印象中的亚裔家庭虎爸虎妈的教育有什么区别?
赵小兰:我非常幸运我有这么好的父母。如果没有他们的希望、乐观、决心和爱,我不会成为现在的我,我的家庭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我父母是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下来到美国,我也是。他们给我的教育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就了现在的我。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小的例子,或者细节,比如小的时候,什么样的一件事情现在会想起来,他们并没有故意去做,但却是他们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赵小兰:我记得我们刚来美国时,三年级时有一次郊游。我只有四分钱,够买一小盒牛奶。我所有的同学都比我钱多,他们买了纪念品,买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我只能买四分钱的一小盒牛奶。刚开始我有一点难过,因为同学和朋友们都可以花那么多钱。但我又想到了我父母,他们工作那么辛苦。我知道他们信任我和妹妹们,我知道我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很神奇。我从来没觉得我们穷。我从来没觉得我们不会成功。相反,我一直充满信心,相信明天会更好,也相信我家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样的愿望和这样的信心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任何人能送出的最好礼物,让他人拥有信心、拥有希望、拥有乐观,说是的,我能做得更好,也会做得更好。
记者:您的父母在作业、学习方面严格么?
赵小兰:非常严厉。
记者:所以你认为他们可以称为“虎爸虎妈”?
赵小兰:我父亲非常有自知之明。他很风趣。他说,你才没有虎妈呢,你有虎爸。他们不允许我们约会。比如,我没有参加我的高中毕业舞会。像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他们总想知道我们在哪里。所以不管去哪儿,我们都要告诉他们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几点回家。而且我们不能晚回家,十点十一点就是最晚的时间了。我们也都是很好的孩子,因为知道父母会一直等着我们。
记者:即使你描述你的父母很严格,你还是非常能理解,还有你的姐妹们。
赵小兰:我妹妹和我都知道父母为了我们家工作得有多么辛苦,也知道他们想要的是对我们最好的。所以我们互相理解,也深爱彼此,家庭和睦,非常团结。感受到这一点之后,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世界的责任感。
记者:当您父亲说你有一个虎爸,不代表他在言语上或教导上严格。你感受到的是他给您一种力量?
赵小兰:我父母从来不告诉我们答案,他们会反过来问我们。如果我们带着一个问题去找他们,他们会认真听,然后向我们提问,激发我们自己的思考。他们鼓励我们自己思考问题,这样未来也能自己解决问题。
记者:作为家里的长女,在父母刚移民美国忙于生计的时候,你是不是承担了半个父母的角色?
赵小兰:我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做保姆了?;叵肫鹄?,那应该是不合法的,但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我母亲时?;崛ヂ蚨?,我父亲要工作,所以很自然我就会去帮忙。我并没有认为那是个负担,相反我很荣幸。作为一个八岁的孩子,我很骄傲能够帮助父母照顾妹妹。
我认为大部分亚裔美国人的家庭都比较严厉,因为他们从一个不同的文化刚刚来到美国。我想这有时候会引发父母子女间的争端。我敦促年轻人要更有耐心,爱父母。因为父母在适应一个非常不同的新国家,这对他们很难。所以对父母要多一点理解,多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是在为你创造更好的生活,我们都应该对父母表达爱。
记者:从您的角度来看,亚裔或华裔美国人或在美国的中国人,当他们努力实现梦想的时候,您的建议是什么?
赵小兰:我想要建议亚裔美国人:第一,不要害怕。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很开放,很友好,看重活力。所以如果你有想法、有活力、有毅力、有决心,你就能成功。我再次建议亚裔美国人,不要害怕,不要放弃,要有自信,相信我们生活的这个新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不同文化,想要了解亚洲。我们是帮助人们了解东西方的使者。
记者:当您成长为一个有野心,有激情的……
赵小兰:我其实不是很有野心,也没有激情。我认为这都是美国人的用词,有时候中国人不太喜欢这些词。因为中国人要谦虚得多,温和得多。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激励着你去做的更好?我的答案会是:要让我父母骄傲,让我妹妹们骄傲,要变得有价值,要为全世界的亚裔美国人、亚洲人、中国人增光。
记者:有没有一个心理上自我反省的过程?
赵小兰:没有。我认为要富足才能有自我反省,那是奢侈的。当你只想要求生存,只想要融入世界的时候,选择其实很简单。你要做得更好,你要照顾你爱的人。比如说,我大学毕业时梦想非常简单。第一,我想要有一份工作;第二,我想要自己的公寓,这样能有一定的自由。就这么简单。随着我事业进步,以及我个人的成长,新的目标和新的挑战慢慢出现。我就是我的发展过程。所以从来都不是说我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我要去实现这个目标;而是我只想要在当下环境中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在这个世界中,如果你竭尽所能,别人会注意到,他们会提拔你。我就是这样的。我的工作被不同的人注意到,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提拔。因此我是幸运的,但同时我工作也极其努力。
记者:这个过程中您肯定会面对很多挑战和质疑,是怎么克服这些的呢?
赵小兰:每个人都会面临挑战。我母亲常常跟我说,每个人都有困难,重要的是你要如何应对困难。我每次看到我的父母,想到他们一生中面临的以及克服的困难,经历了中国的战争,面对了外国的侵略,国家分崩离析,长期生活在不安全和暴力的威胁之下,我想到这些,就对自己说,我来自5000年的悠久历史,我父母的血液流淌在我的体内。他们能成功,我也一定有勇气和坚毅能够成功。
编辑:曾珂
关键词:美媒专访赵小兰 赵小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