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美国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和藏品研究利用
在美国培训学习培训期间,先后访问了十余家博物馆,对于美国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和藏品研究利用方面的做法深有体会。
1
美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方面
理念上,博物馆担负着青少年教育的重任在美国深入人心。
早在1880年,美国学者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的时候,有一个宣言就是“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而从“美国的孩子是在汽车和博物馆里长大的”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博物馆在美国的国家教育体系中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博物馆服务的基石。
图1 美国芝加哥瑞博市博物馆复原的100年前的教室
在美国,博物馆不管规模大小,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配合学校教育。该部门通过为学生在博物馆设立专门的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提供有偿借用的图片、幻灯、标本、模型等方法,为来博物馆参观的青少年提供服务。
美国的博物馆在履行教育职能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注重他们的直观和感性认识,互动和参与是主要手段。
像芝加哥瑞博市博物馆,有一间完全是按照一百年前的陈设来布置的教室(图1),每年都安排学生轮流来这里上课,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前辈们是如何学习的。
在美国学校的教科书里经常会出现博物馆里的藏品,比如一幅著名画家的油画,课后学生们会主动跑到博物馆去欣赏这幅画的原作,博物馆和学校相互呼应,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不管中国还是美国都非常注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博物馆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美国的博物馆,弘扬爱国主义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把一件件藏品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自豪感。中国的许多博物馆也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但很多工作简单而流于形式。
图2 美国芝加哥第一步兵师博物馆当年作战室场景重现
应该看到,近些年我们的博物馆也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职能,也在逐步加强跟学校的合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如何吸引住孩子们,让他们愿意来、喜欢来,是我们博物馆工作者现阶段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们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细致、不够专业。目前大多数博物馆里的藏品更多地只是简单地陈列在展柜里,对少数专业人员和学者有一定学习借鉴的作用,而对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到博物馆更多只是走马观花,互动和参与感不强,收获不大。
首先,建议可以面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搞一些经常性的特展,在形式上学习美国博物馆的“讲故事”。
像在这次培训过程中访问的芝加哥第一步兵师博物馆,在“讲故事”方面真是做到淋漓尽致。这是一个军事题材的博物馆,其陈列展示了第一师的创建和参加两次世界大战、越战、海湾战争的历史。为了突出军事主题,整个陈列是以坑道和丛林为基本框架,将历史图片、文物和录像资料穿插其中(图2)。当你行走在坑道和丛林中,看着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耳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似乎你正跟着第一步兵师经历着一场场残酷的战争。身临其境的感觉,浓郁的战争氛围,让每个来访者都印象深刻。
其次,建议可以把学校当中的部分课程直接放在博物馆中进行。
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方就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与之相应的美术教育课程。我认为咱们的博物馆与学校之间不应单单只是提供展览和组织参观的关系,而应该形成更加紧密与和谐的关系,互通有无,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最后,建议各博物馆能够制定专门的家庭教育计划,吸引父母带孩子来博物馆参加活动。
在美国各大博物馆经??梢钥吹礁改复湃依床喂郏ㄍ?),这种从小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是从小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手段。
图3 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内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参观
2
美国博物馆藏品研究利用方面
这次赴美我们一共对15个博物馆和图书馆进行了访问交流,这些博物馆和图书馆在藏品的研究利用方面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一些启迪。
在美国,学者或者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相关博物馆所需藏品的信息,以供研究。一种是通过互联网,优势是方便快捷,大大提高研究效率;另一种是直接来馆内查找资料,优势是更直观。
美国博物馆一般都设有研究中心,其中保存或陈列着各种图像、文献和实物资料以备学者研究之用。美国博物馆整理藏品档案有着严格而统一的规范,他们的每一件藏品都有关于其来源、专家鉴定意见和对该藏品研究的基本论文索引资料,学者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通过和他们亚洲部的负责人交流得知,只要提前预约,学者和研究人员就可以在指定的地点对想研究的藏品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作为一个文物鉴定人员,我深知能够上手接触藏品,对于文物鉴定水平的提高有多么的重要。
美国的博物馆对于藏品的定位不仅仅是展示和收藏,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藏品的研究利用功能。
在这方面我们的某些博物馆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觉得这主要还是体现在理念上,我们现在许多博物馆就是把好东西往库房里一放,只要不出现安全问题就万事大吉了。
文物的安全确实是重中之重,毕竟它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要充分发挥藏品的研究利用价值。正如美国一句名言说的:“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各个博物馆应该加强资源共享,而不是敝帚自珍。馆与馆之间可以强强联手,整合资源,让更多的珍贵文物展示在世人面前。
其实美国博物馆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
比如说网上资料的提供,现在我们大多数博物馆的网站只是一般介绍性的内容居多,而对于馆内有哪些藏品、这些藏品的基本图片信息资料却密不示人。其实放到网上去,对于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学术研究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比如说可以在系统内实行藏品的预约研究制度,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接触实物的机会,这样肯定可以大大提高系统整体的科研和鉴定水平。
编辑:陈佳
关键词:美国博物馆 青少年教育 藏品研究利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