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李叔同丁衍庸等美育家探索西方美术教学方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言:“教育是立国之本?!苯?0世纪,封建统治崩溃,开放的社会风气致使当时思想纷呈,新式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在艺术方面,众多有识之士以救国为己任,博采众家之长,在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其中,日本作为与中国拥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国家,比中国更早一步学习西方而进行美术改革,为日后我国的美术发展提供了部分借鉴与参考。
 ■丁衍庸 粉墨登场
■丁衍庸 粉墨登场
 ■川合玉堂 幽径归樵 雅昌供图 川合玉堂,(1873-1957)日本画家,桥本雅邦弟子。其创作以花鸟、山水为主,画风稳健。
■川合玉堂 幽径归樵 雅昌供图 川合玉堂,(1873-1957)日本画家,桥本雅邦弟子。其创作以花鸟、山水为主,画风稳健。
 ■傅抱石 山水
■傅抱石 山水
在近代意义的美术教学模式上
我国从日本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19世纪中期,西洋美术开始传入亚洲。西方美术传入日本早于中国52年,而在创立近代意义的国立美术学校的时间上,日本则比中国早了42年。这为我国美术教育提供了一定学习经验。
1905-1937年间,与中国美术留日相关的日本美术教育机构非常多,例如:东京美术学校、白马会绘画研究所、女子美术学校、藤岛洋画研究所、太平洋画 会研究所、女子奎文美术学校、水彩画讲习所、京都高等工艺学校、关西美术院等等,不胜枚举。其中,“东美”作为当时日本唯一一所国立的美术学校,是当时中 国很多留日学生心中的殿堂,其关于外国留学生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招生、学习等情况,可以视作留日的风向标。
在日本学者吉田千鹤子《近代东京美术学校留学生研究——东京美术学校留学生史料》著作中就载有西洋画科教学大致情况:西洋画科分5个班,第一教室接收一、 二年级学生,一年级教授用木炭临摹标本和画石膏像,二年级教人体写生,以及铅笔、水彩、油画的静物和风景。第二、三、四、五教室接收三、四年级和毕业期、 研究科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逐渐减少木炭画学时,以画人物速写以及水彩、油画的静物和风景为主。四年级则是学习人物速写、静物写生、衣服写生、水彩构图等 等。毕业期更多用木炭、水彩画器物、花卉、人物和装饰性构图训练,还会安排人物速写、油画风景、课题风俗历史画等课程,同时进行毕业创作。
从教学的内容上看,在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院校也都是采取了相类似的教学模式。而事实上,时至今日,这样的内容仍有高等院校在学习与沿用。
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美术学?!被蚴峭蓟衾肿ㄐ扪?/strong>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新式美术教育机构是成立于1902年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其监督者是李瑞清。作为一个新式的学堂,其教学模式模式主要取自日本。
据相关记载表示,当时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的学生,业务课学习科目几乎包括了各种绘画形式,如有中国传统的国画(人物、山水、花鸟等),西洋的素描画(铅 笔、木炭)、水彩画、油画、用器画(平面几何画、立体几何画)、图案画;而在手工方面则有金、木、竹、漆等门类。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国画由中国教师任教, 而西画、手工则都由日本教师担任。
但对此,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学者王中秀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美术学?!庇?907年,当时校名为“图画音乐专修学?!?。他告 诉收藏周刊记者:“不仅仅两江师范学堂有图画手工的设置,同期成立的曾熙监督的湖南高等学堂亦有‘图画’专职教师,当时设有‘图画’一科的学堂不在少数。 它们都只是综合学校,有别于专业的美术学校。因此,这所无人专注的图画音乐专修学校值得我们多加注意?!?/p>
尽管在对于第一所美术学校的界定上仍有待继续探讨,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王中秀认为的第一所“美术学校”当时也曾打出日本老师的旗号招生。
“无论是上海的图画学校还是两江师范学堂,无不沿袭日本所采用的西方美术教育模式??梢运?,我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建制是在学习日本西法美术教育制式下发展起来的。”王中秀如此解释道??杉笔背闪⒌囊帐踉盒6加肴毡驹赜行紊⑸癫簧⒌牧?。
而国内第一所国立美术院?!肮⒈逼矫朗跹!庇?918年在北平成立,即如今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首任校长是留日画家郑锦。其担任北平美术学校校长后, 学校依循日本教学模式,在成立之初不仅聘请了大批的留日画家,也聘请了很多国内的名画家任教,如:陈师曾、李毅士、王梦白、萧谦中、姚华、萧俊贤等。值得 一提的是,这批国内教授都以原留日学生居多。
众多留学者为中国美术教育走出一条新路
在教育传播方面,众多留日学者归国后,都纷纷运用自己的能力与方向,为中国美术教育革出一条新路。如姜丹书、李叔同就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传授西式教学的美术教育家活跃于当时,他们同样受日式教育的影响,但又有明显的不同。
据有关资料显示,姜丹书是中国第一批接受国内西式美术教育的学生,他自1919年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创办中华教育工艺厂,还曾在上海、杭州、华东各艺术 院校教职。最初姜丹书教授的是西画,其后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据研究资料表明,艺用解剖、透视等课均是其归国以后之首创,而他的美术史讲义后来成书《美术 史》。
而李叔同则是第一个留学日本学绘画的中国画家,1905年他东渡考入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师从日本洋画的开山大师黑田清辉学西洋画。自1911年回国后,先 后在天津直隶模范工业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多家学校担任美术教职,丰子恺、潘天寿和刘质平都曾是他的弟子。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浙江 两级师范任教时,采用人体模特儿上课,与刘海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用裸体模特儿时间几乎同步。
除了他们以外,在不断探索西方美术教育方法还有一人非常值得一提,他就是陈抱一。陈抱一不仅是西画界的先驱,也是播种者。他在日留学归来曾先后任职上海图 画美术院、立达学院美术科、神州女子学校艺术科、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等。1914年,陈抱一受聘上海图画美术院做老师时,为了普及油画的基本知识,便于教 学,还编写了《油画法之基础》一书,这是较早由中国人撰写的系统的介绍油画技法的书。
而其他与陈抱一同样饮誉沪上的还有丁衍庸。丁衍庸于1920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归属于野兽派。他于1925年返国,先后任教于上海、广州和重 庆等地,并于1946年任广东省立美术学校校长,1949年移居香港,参与创办了新亚书院艺术专修科并一直留在香港任课,对当地影响颇大。
链接
20世纪初的美术社团
民国时期的美术社团此起彼伏,其中有很多是由留日画家组成的。据相关研究不完全统计,在1937年抗战爆发之前就有各种社团达100多个,其中还不包括新兴的版画社团。可以说,社团的兴起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日本的影响。
“艺术社”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两个社团。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社团都成立于日本。“艺术社”是由许敦谷、陈抱一、胡根天、关良等西 画家在东京组织而成。1922年,他们在上海举行归国第一次“艺术社绘画展”。他们娴熟的艺术技巧和作品所表现的现代艺术精神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191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陈抱一、江新、严志开、许敦谷、胡根天、汪洋洋、雷毓湘、方明远、李廷荣等人。他们一度热衷于 超现实主义绘画,反映了青年画家对现代艺术的大胆吸收和创新追求。1935年留日归来的画家赵兽、李东平、梁锡鸿、曾鸣等在广州组织了一个画会,也叫“中 华独立美术协会”,也同样标榜“超现实主义”。
(本文部分内容据蔡晓妮《清末民初留日画人学人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影响》、陈雅婧《近代中国画的守成与折衷》)
编辑:陈佳
关键词:李叔同 丁衍庸 美育家探索 西方美术教学方法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