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鸟类化石中发现β角蛋白 远古物种有望恢复真实色彩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2日宣布:由中美多位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首次在距今1.3亿年前的始孔子鸟化石羽毛中发现了β角蛋白。这一发现,为复原原始鸟类和带毛恐龙等远古生物的真实色彩,提供了新的依据。
图为研究的始孔子鸟化石标本。 王孝理 摄
当天,该项目研究成果在线刊登于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
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博士表示,复原远古物种的真实色彩,包含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就是确认化石中色素体的存在。
“对于化石表面附着的颜色,过去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说法是色素体,也有说法认为是微生物细菌。此次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该化石羽毛中含有残留的β角蛋白,而这正是色素体存在的重要依据。”
泮燕红称,这项最新发现确定了化石色素体的存在,让真实复原古生物色彩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通过色素体的排列方式和分布形式,相关领域的专家可进一步还原出远古物种的真实色彩。
据其介绍,此次研究的始孔子鸟化石,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以保存精美的羽毛而著称,是中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该始孔子鸟类化石标本,收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
研究团队对采自该化石标本的8个羽毛样品,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同时与现生鸡的羽毛在超微结构、生化反应、色素体元素能谱分析结果等方面进行了逐一对比,证实了在上述化石羽毛中确实含有残留的β角蛋白。
此外,对比以往化石中发现的β角蛋白,此次在始孔子鸟化石中的发现,足足把β角蛋白能够保存的时代往前推进了5000万年以上。(杨颜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鸟类化石 β角蛋白 远古物种 真实色彩 带毛恐龙 原始鸟类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