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科技创新与健康”平行分论坛举行 专家:科技让城市更健康
人民政协网上海11月22日电(记者 张春莉)11月21-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在昨日(21日)的“科技创新与健康”平行分论坛上,与会专家提出,科技创新将给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引领支撑。
科技进步是促进城市健康的主要动力
“科学技术进步是城市健康促进的主要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教授在该分论坛上指出,1895年的X射线、1903年的心电图、1938年的髋关节置换……这些医学发现改变了我们每一位个体的健康;而消毒科技、免疫技术与现代医疗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群健康水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健康发展都源自于科技创新。
当下,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城市健康和居民健康面临着不少挑战:传染病暴发风险依旧存在;重大慢病井喷式爆发,每10秒钟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1.1亿,占全球患者的三分之一;即将步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30年,16%的中国人口将在65岁以上,总数超过2亿!
曹雪涛院士认为,世界医学科学创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如今医学科学呈个性化、精确化、微创化、远程化与集成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微创治疗、人工器官等新的防治技术手段不断出现,医学与理工科技的交融互动在不断创新发展。同时,可穿戴设备、医用3D打印等技术也让医学与IT、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合越来越紧密,科技与健康医疗的融合创新是必然趋势。
信息科技助力健康城市
信息和通讯技术如今已经重塑了我们的社会,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在论坛谈到,信息通信技术有广阔的前景,能够帮助实现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和健康国家。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健康,更具可持续性。其实也就是如何让城市变得更聪明,通过有效的资源和基础设施,绿色的化学和智慧的智理可以带来高质量生活,惠及每一个市民。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说,世界上的很多城市,都在努力成为智能城市,信息和通讯技术助力城市更有竞争力、更高效、更有效信息通信。现在中国已经与相关国家一起,发起了一些有关移动健康的项目,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帮助控制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将与世界卫生组织一起,致力于帮助一些国家制定国家e健康策略。
论坛上,信息科技创新的代表城市、广东省深圳市市委常委刘庆生介绍,深圳近年来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医疗资源配置、服务模式转变、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梢栽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必将加速与卫生健康各领域各环节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必将深刻影响和有力助推健康城市发展。
在科技推动城市健康与医疗方面,福建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也感受颇深。国桂荣说,厦门从2006年开始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市民健康信息平台,经过10年的建设,平台对促进健康发挥了极大的效用,目前承载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健康云等医疗相关应用的数据中心,满足了近400家医疗机构的业务需求。
技术发展不仅打破了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界限,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与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健康推动上,城与城、国与国的经验交流、技术合作更加深入具体,科技真的让城市更加健康。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科技创新 健康 论坛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