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
把脉2017经济运行:宏观调控基调不变 多项改革齐头并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如何为2017年经济工作定调是本次会议重点。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政策总基调可能仍是“稳中求进”,政策以稳为主,宏观调控料继续采取“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组合。为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转型,2017年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及国企改革等多领域改革将有新举措和新突破。
经济:中高速+略回落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业内人士表示,“十三五”开局良好,经济总体形势好于预期,全年经济实现6.7%左右的增长几无悬念。明年经济有望继续维持在6.5%至7%区间运行,但经济增速较今年可能略有回落。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今年经济好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基建投资增速较高,为稳增长作出较大贡献。展望明年,受财政政策和去杠杆任务制约影响,明年基建投资将有所回落,房地产销售也将受这两大因素影响出现下降,从而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ㄍ蹲屎头康夭蹲仕芈?将导致明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从消费和出口看,明年消费料与今年持平,出口形势依旧严峻,难有实质性好转。总体分析,明年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的概率较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同样认为,明年经济将延续稳中趋缓态势,增速略微下滑仍是常态,预计明年经济增速不会超过今年,将在6.5%至6.6%之间浮动。
有分析人士认为,受中长期战略导向变化影响,有关方面对明年经济增速的态度可能不同于今年。今年年初,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各方对经济减速有心理上和政策方面的准备,对经济减速也有一定容忍度。明年希望经济止降转稳甚至略有回升的心态会更强。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平稳转向新增长平台的战略目标。
刘元春则认为,明年经济将从单纯的经济目标向细项目标转变。从目前经济形势看,中国经济稳增长取得阶段性胜利,稳中求进的阶段性目标达成,稳增长压力虽有所缓解,但降中趋稳的基础仍不牢靠。明年一是要从增速趋稳入手,控制风险,为结构性改革向基础性改革转变提供重要前提;二是要关注居民收入增速问题,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转移支付加大民生工程力度。
政策:宽财政+稳货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次年经济工作的基石,因此,明确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确定政策基调甚为关键。业内人士认为,明年宏观政策将在以稳为主的同时继续采取“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组合。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2017年宏观政策出现明显调整的可能性较小,财政政策仍将维持较为积极的水平,并适度加大力度。主要政策措施需从刺激中长期投资转向降费减税?;醣艺咦蜃芰靠硭傻目赡苄越系?仍将保持整体稳健中性、松紧适度的特征。这方面需考虑到维稳汇率、美联储加息进程的掣肘,以及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等因素。
他表示,明年积极财政政策可关注刺激居民消费方面,货币政策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看,明年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增长、防风险、促改革。在此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的总基调可能不会改变。他表示,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积极,赤字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为基建投资筹措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转移支付将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效率也将提高?;醣艺呓刈⒘酱蠓矫?一是保持松紧适度的流动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所需资金的同时避免资金“脱实入虚”导致资产泡沫;二是人民币汇率总基调不会改变,明年人民币汇率将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适度扩大波动区间。
李迅雷认为,稳定经济增长、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明年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稳健,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
改革:新举措+新突破
鉴于经济进入结构转换期是“十三五”期间的最大特征,因此,通过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加快结构转换是明年经济发展的一大看点。业内人士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明年结构性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多领域改革将迎来新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主线,其相关政策将在明年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李迅雷表示,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今年主要是在去产能、去库存方面推进,预计明年将加大去杠杆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去杠杆方面,最近已发布政策文件,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发改委牵头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李慧勇称,年底出台的这些政策将指引明年工作。明年在债转股、去杠杆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突破,也会有更多市场化办法出台。预计会有更多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债务重整进程中。
降成本方面,预计会继续降税减费,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可考虑下调。继续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五险一金”仍有下调空间。物流成本方面,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并同步制定落实《意见》的3年行动方案,明确2016年至2018年具体工作举措。接下来,要抓好《意见》的落实情况。
补短板方面,预计将全面加大对减贫脱贫的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改善中西部基础设施,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
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外,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也将有新动作。刘元春表示,供给侧改革依赖于基础性改革的全面推出,预计明年在收入分配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改革方面会出台新的相关政策,一系列基础性改革将迎来新突破。
“财税改革也是明年期待的亮点?!崩钛咐姿?尤其是个税改革,由于个税改革涉及到再分配的公平性,可能会加快推进。
分析人士表示,面对财税体制改革领域中的一些“硬骨头”,新任财政部部长肖捷将接棒操刀。个税方面,肖捷曾表达的观点是,今后将逐步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房地产税上,他曾表示,目前中国在房地产转让交易环节问题严重,有必要研究实施物业税改革。
去产能及国企改革多点发力
刘丽靓
“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主线,打造经济新动能将成为重点,而国企改革将为供给侧改革和整个‘十三五’规划提供动力和改革红利。”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应“两能合流、两改互动”,即培育新动能,改造传统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权改革互动。
展望明年,业内人士表示,去产能、去僵尸将提速,相关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国企十项改革试点将全面推开;国企改革有望在垄断领域混改及员工持股、石油天然气领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国企并购重组四方面加速推进。
去产能任务艰巨
今年下半年以来,去产能速度明显加快。
在央企层面,国资委副主任孟建民日前在电煤中长期协议签订仪式上表示,截至今年11月,中央企业已全部完成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组局局长李冰10月在2016年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会议上称,10月底之前,中央企业已提前完成全年钢铁去产能任务,压减粗钢产能719万吨。据了解,国资委已全面梳理出中央企业需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及特困企业2041户,涉及资产3万亿元。
从全国来看,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11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截至10月底,钢铁已提前完成4500万吨全年去产能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全年目标任务有望提前完成。目前,各地方、国务院国资委正在按照验收办法开展验收工作,国家层面的抽查工作已陆续展开。
“由于今年是去产能启动年,所以进入2017年后,去产能任务会比较艰巨?!苯鹨菏谐》治鍪ε瞬悴惚硎?虽今年去产能任务已完成,但去掉的产能中无效产能占比较大,也就是停产超一年的产能。今年以来,钢铁价格持续上涨,钢铁企业扭亏为盈,部分前期停产高炉或轧线重新生产,增加了去产能难度。明年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也将很快下发,难度料将高于今年,2017年也将成为钢铁去产能攻坚年。
“去产能仍是明年经济工作重要抓手?!币的谌耸恐赋?未来围绕去产能和去僵尸方面还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如国家层面和央企层面处置僵尸企业方案及行业兼并重组相关政策。2017年高质地的推进去产能工作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其一,去产能的执行需更加注重市场内生性机制建立与完善;其二,产品价格回升易引起投机和套利,需防治虚假去产能。预计明年煤炭去产能规模目标可能会有所调整,钢铁去产能规模目标不低于今年,两行业推进去产能更多会考虑市场化方式。
国企改革试点有望全面推开
作为供给侧改革重要一环,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也相继破题。
11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2016年底前出台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推动驻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部分中央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在东北三省各选择10家至20家地方国有企业开展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组建若干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这意味着,一向被喻为“难啃的硬骨头”的东北国企改革有望大尺度破题。
此外,垄断领域混改也已箭在弦上。李朴民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选择7家企业或项目,开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近期,对试点工作进行多次专题研究,目前正在组织审议批复试点方案。此前,发改委已明确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中央企业列入第一批混改试点。10月10日,中国联通确认联通集团正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上,继诚通、国新两家企业纳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后,国资委7月新增7家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目前第二批列入试点的中国五矿、中交集团等央企,正紧锣密鼓地编制国资投资试点内部方案,有望年底前上报国资委审批。与此同时,地方国资也在加快布局改组与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目前,36家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14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2017年是国企改革开展之年,相关试点将全面推开。”李锦认为,年底前,央企重组减少至100家内有望实现,央企和地方混改及员工持股试点名单有望明确。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双轮推进,将为资本市场提供动力和保障。
并购重组沿两路推进
围绕“三个一批”的国企市场化兼并重组全面加速。近日,随着中国恒天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重组拉开帷幕,央企数量年内降至百家已近在咫尺。
李锦认为,当前央企重组遵循两大思路:其一,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推手,力促优势企业之间的重组,目的是做大做强,增强全球竞争力,比如南北车合并;其二,以过剩产能行业为主的重组,其主要推手是供给侧改革,这种重组是以结构调整为主,重点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在“大企业时代”发展背景下,央企在2020年组合成80家左右有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公司将极有可能出现。
平安证券认为,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重叠面正在逐步加大。在去产能、去杠杆与降成本“三剑出击”背景下,产能过剩领域央企兼并重组在未来尚有很大空间。在综合考虑行业集中度、政府规划、产业动态、现有央企等因素后,未来五大产能过剩领域央企兼并前景的排序为: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船舶制造。建议关注三条主线:其一,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尤其是城市群建设的地方国企和制造升级规划的龙头央企;其二,做强央企,中粮、国投和军工类优质央企壳资源;其三,做大地方国企,改革进度快、资产体量大且国资质量优的上海及重庆地区国企改革概念股。
机构:结构性改革加快增长动能切换
刘国锋
“应抓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带来的投资机会?!庇谢谷耸吭谡雇募径群旯壅呷鹊闶北硎?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计“三去一降一补”仍将会成为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未来,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望加快经济增长动能切换。
看好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
多家机构认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确多方面导向,包括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切换,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等。而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增长新动能有望加快培育和崛起。
爱建证券分析师吴正武指出,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不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需政府采取财政、货币等政策适度扩大内需,将中国经济增速稳定在6.5%附近。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要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是必经之坎。执行稳定经济增长政策要充分考虑到不能妨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同时,降成本和补短板是中国转向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降成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不是转移成本,补短板主要是弥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基础设施、扶贫脱贫、农产品供给等。预计这些有望继续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
另有机构表示,从宏观经济角度,建议抓住会议召开带来的市场热点,主要包括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行业和领域机会,以及结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注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等行业投资机会。
新旧动能切换料加快
“新的产业在大幅加快形成,旧的产业不太顺畅,这是当前面对的一个较大问题?!敝泄嗣褚谢醣艺呶被嵛被埔嫫?7日指出,现在的增长出现减速根本性问题是新旧产业更替,过去旧的产业很好,现在却没有竞争力,新的产业还在培养,归根到底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帮助新的产业增长,支持旧的产业退出。
对于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宏观调控和经济改革的侧重点从需求侧转到供给侧,意味着从侧重于政府调控转向侧重于市场调控。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时,要靠市场机制,要靠企业。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17日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通过创新推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可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增长目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靠创新驱动,另一方面需供给侧来推动。据介绍,从需求结构变动角度来看,更加需要市场化制度环境,政府应通过改革减少准入壁垒、行政垄断等,使企业家能更便利地组合配置各种要素。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宏观调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