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雁行破阵”: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陕西时刻
不知不觉间,西安市民悄然发现,原来黄绿相间的出租车大军里,多了一抹跃动的天蓝色。今年2月,刚刚淘汰了油改气出租车、从业已有十多年的张师傅选择了更新比亚迪E6新能源车?!俺盗酒鸩轿龋胍粜〖铀倏?,驾驶省劲儿成本低?!彼灯鹱约旱陌担攀Ω翟薏痪冢骸跋衷谝恍┬∧昵峄棺ㄌ粼鄣某底?,虽然价钱贵一点,可科技范儿十足,坐着宽敞又舒服。”
如何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追赶超越的新动能,已经成为新常态下陕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道“必答题”。省委、省政府通过政策杠杆撬动陕西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转变。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陕西正在逐步抢占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战略要冲,成为主导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日前,陕西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2016至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争达到10万辆以上,外省车辆省内推广应用比例不低于30%。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达到7000辆以上,占到全省公交车保有量的50%;公务车新能源汽车采购量不低于30%。全省新能源汽车实现累计销售50万辆以上。可以说,这份“重量级”的实施意见,既有前瞻性的布局统筹,也有极富操作性的具体安排。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部署下,我省已经储备了大量整车制造技术和配套产业集群,形成了陕汽、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和大量配套企业。在全省现有装备制造业六强(产值过百亿元)企业中,汽车企业占据了三席,而已经进入汽车消费市场链条的宝鸡吉利、陕西通家、西安金龙等企业,爆发力同样不可小觑。201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销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陕西制造,并以陕西命名的比亚迪“秦”系列轿车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如果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作一场接力赛,陕西已经在首段赛程“第一棒”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6年,特别是前三季度以来,我省紧抓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1-9月全省产销新能源汽车3.8万辆,同比增长48.21%,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占全国新能源汽车近10%市场份额。更令人惊喜的是,我省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紧盯市场需求,坚持创新驱动,深度挖据潜在消费市场。陕汽宝华公司针对城际物流市场,开发的高品质纯电动中轻卡物流车,已成功接到过千辆产品订单;陕西通家在去年“电牛一号”热销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电牛二号”产品,并与“斑马快跑”等物流公司达成长期采购合作,目前已接到订单逾四千辆;在城市环卫领域,比亚迪开发出包括扫路车、压缩式垃圾车、洒水车等在内的多款车型,基本满足城市环卫工作的多样化需求,打破了“环卫工作不环?!钡霓限蜗肿?,实现了零排放,填补了没有新能源专用车的市场空白。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诸多难点,我省相关企业在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的同时,致力于提升整车产品竞争力和核心关键技术、零部件水平。凭借强大研发能力及垂直整合实力,比亚迪自主掌握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新能源车辆核心技术,为纯电动卡车及专用车的整车研发与制造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持续畅销新能源汽车“秦”的推广基础上,比亚迪研制并上市了“宋”“e5”等新能源新品汽车,市场反响热烈,截至9月,产销新能源汽车3.2万辆,同比增长33.69%;陕西动力电池已达到9G瓦时规模,占全国动力电池生产规模的十分之一,其中西安三星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全国领先,配套各类乘用车、专用车、客车产品;沃特玛、天臣、德飞电池陆续竣工投产,具备了年产6G瓦时的生产能力;捷普电机和正麒电器已配套东风扬子江、四川蜀都、安凯汽车、中通汽车等省外知名新能源整车企业……从研发、生产、配套,再到技术创新,随着市场领域的细分,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雁行效应”正在逐步凸显。未来,陕西将充分发挥科研实力密集,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立足追赶超越的战略定位,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沿领域科技创新,成为辐射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高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新能源 汽车 陕西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