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关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对话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主任编辑 何民捷
嘉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副主任 周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苏格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陈志敏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刘江永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致力于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当前,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本版今日刊登的理论对话和思想纵横,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编 者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主持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纽约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发出的倡议。为什么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时代潮流?怎样理解中国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周弘:当今世界,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形成相互促进的态势,各个国家的贸易活动、生产投资、社会网络和思想交流密不可分地联结在一起。这使得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合作共赢成为一种客观现实,世界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隔断这些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意味着双输或多输的结果?;谏鲜霰浠?主权国家的治理职能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外部世界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国内。对外贸易直接影响国内生产,国际协议影响到国内气候、能源、市场等方面的治理,这些都不是单个国家可以操控的领域,只有接受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本国利益。所以,主权国家必须在全球领域里、在国际舞台上谋求对本国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家相互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史无前例。中国提倡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符合世界发展大势,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相吻合,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全球化数十年发展形成了众多全球治理的理念、机制、方法和实践,而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方式是其中最富有前瞻性、实践性和广泛代表性的理念。
苏格: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利益相互交织、深度融合,即便国家间在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社会文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合作共赢却是国际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闭饩褪撬?世界上只一家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不够的,只有大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相向而行、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彼此和平相处,共同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为推动实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中国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国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有机结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紧密连接。
陈志敏:人们可以看到,当今时代世界出现了许多乱象,大国竞争局部激化,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事件不断发生。一些人因而担心我们正在回归历史,回到二战前充满冲突和争斗的地缘政治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特别需要看清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趋向。透过纷乱的表象,世界的演进仍然呈现出从热战到冷战到大国和平发展的脉络,即便冷战后西方大国不断武力干预一些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干预常常得不偿失,因而约束了大国对外武力干预的进一步冲动。发展正在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诉求,即使是发达国家,在经济?;牟欢铣寤飨?也在把增长的任务放到国家治理的优先地位。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需要国家间总体上的合作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着相对获益的竞争将伴随始终,但合作带来的绝对获益是每一个国家都不能视而不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正是在对当今世界时代潮流的本质把握、对世界仍然充满挑战和乱象的充分认识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出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新的历史责任和高度自觉。
刘江永: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人类原本应有的生存状态。但是这种原本应有的状态却屡遭人为破坏而急需再造。例如,中国在国际上讲和平外交、强而不霸,但有些国家就是听不进去、不相信。因为他们往往以己度人,认定大国崛起必定以军事力量挑战原有大国地位,发动称霸战争。但实际上,帝国主义时代后起列强发动争霸战的逻辑,在战后殖民地体系瓦解的时代背景下已难以解释现实。当今时代,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是人类的可持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沙中踩侨死嗟墓餐枨蟆R蛭挥邪踩?发展就可能失去意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今世界两大战略主题。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主持人:习近平主席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怎样看待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苏格:就国际政治整体形势而言,大国力量对比持续“东升西降”,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新兴经济体不断发展,国际社会中维持和平的力量持续壮大??沙中⒄沟谋匾砸训玫焦噬缁峁惴喝峡?但全球治理任务艰巨,规则制定和秩序走向之争更趋激烈。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家间利益相互依存又彼此斗争,渗透到国际关系的各个领域。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国际与地区事务影响力日益增大,亦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与借重。中国应冷静观察、客观分析、统筹兼顾,掌握国际关系变化的实质及客观规律,树立全局眼光,既坚定维护和不懈拓展国家核心利益,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应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透过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洞察其本质和深层内在联系,把握当今时代发展脉搏,看准世界格局演变的长远趋势和方向。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中国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周弘: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曾经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经历过被西方列强侵略瓜分的历史,批判地学习过西方各种治理理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作为一个奉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借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主动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这些历史经验汇入了中国对世界事务的理解,形成了与西方均势理论、零和游戏逻辑与方式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以上经历中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身份和地位具有特殊性、包容性。以中国方式解决全球治理的难题,更加强调平等参与和利益共享,更加尊重并支持联合国等国际治理机构的作用。变革全球治理体系不是以一国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赢为宗旨,以多种文化文明共存共荣为目的,寻求全球治理新的路径和方式。
刘江永:在全球治理方面,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期待越来越大。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要与世界一切友善待我之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全球治理体制的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元并存、多元一体的方向发展。联合国1992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但20多年来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困难重重。冷战后发生多起局部战争,一些国家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因此,应在国际社会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理念,让联合国安理会在全球可持续安全与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陈志敏:中国现在是全球治理体系的一个核心角色,是全球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参与者、决策者、支持者、实施者。中国在主要的全球治理机制中都是关键规则的制定者之一,并且作用日益提升。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已经升至第三,今年还作为主席国举办了二十国集团峰会,推动全球主要大国就一系列重大议题形成了共识和行动计划。随着国力日增,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支持力度也在提升。目前,中国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组建了新开发银行,都显示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国内有效进行国家治理,中国为全球治理众多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关键贡献。中国国内减贫工作帮助联合国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的减贫任务,推进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为联合国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提供了关键支持。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主持人: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怎样理解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怎样既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又始终坚持对外开放?
陈志敏: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一个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国家,中国肯定不能走传统列强走过的老路,而要对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有新的重大担当。面对世界上存在的各种挑战,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可以有力保障和引领其他国家共同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进程中,中国将采取增量改革和内外并举的基本路径:通过增量改革带入新增的治理资源,以渐进和协调的方式来实现对现有机制的改造;通过内外并举的方式推动现有全球治理体制的内部改革,并在其外部同步推进新机制的建设,起到以新补旧和以新促旧的双重效果。
苏格:中国妥善处理了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和风细雨地推进友好互利合作,又在原则问题上敢于针锋相对、敢于斗争较量?!叭魏瓮夤灰竿颐腔崮米约旱暮诵睦孀鼋灰?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仅通过既有的和平环境发展自己,还积极主动塑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拓展优势互补和全方位互惠合作,共创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国际合作格局。
周弘: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基于自身特点和传统。中国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中国过去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未来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一个和平发展稳定的外部世界。世界各国已经被全球化浪潮紧密地联接在了一起,没有开放就会迅速丧失发展机遇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改革开放是中国始终坚持的基本国策,保障了中国发展的核心利益。中国的开放应当是有序开放,一方面通过国内改革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新情况,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际规则在各个领域向着更加平等、合理和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自身发展的方向改进。
刘江永: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正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贸易市场之一,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注入了活力。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亮点。互联互通不仅限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促使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企业发展规划互联。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生的可持续改善,为可持续安全打下必要的物质基础、巩固的社会基础。一些国家从传统地缘争霸理论出发,怀疑中国借“一带一路”建设谋求海陆霸权。然而,他们错了?!耙淮宦贰苯ㄉ枨∏∈窃谕贫Q蠊矣肼降毓抑浜推胶献鳌H绻邓灿械卦嫡铰?那就是主张各国发挥自身地缘经济优势,在合作中谋发展。
为世界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主持人: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应怎样进一步发展与各方的关系并为世界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
周弘:中国文明的复兴是经历过辉煌与屈辱而后凤凰涅槃的复兴,其中包括了对中国自身文明的扬弃和升华,也包含着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学习、消化和吸纳。在这种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中国就不会恃强凌弱、称王称霸,而是奉行均衡、平等的对外关系,让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的链条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均衡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关系以及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些国际公认的准则,需要使国际准则和规范不是服务哪国或哪几国的私利,而是尊重各国的核心利益、安全关切和发展方式,容纳文化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公约数,把共同利益的饼做大,实现互利共赢和公共安全。这就要向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努力推进,各国在推动自身发展、维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兼顾他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关切,超越你输我赢的思维方式,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坚持以共同的方式维护共同的安全。
陈志敏:要在世界上引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人类社会的普遍进步,中国首先要做好本国的国家治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把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打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之锚。在此基础上,中国要把本国利益和世界各国的利益结合起来,在与他国的互动中努力争取共赢发展,深化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伙伴关系。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便是这种共赢发展理念的体现。同时,在应对各国面临的地区和全球挑战中,中国要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向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公共产品,为解决各种国际挑战提供来自中国的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对于那些对中国快速发展心存不甘的国家,中国也要直面和他们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要像在拳击赛中以打倒对方为目标,而是要像在田径赛中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那样,实现国家间的良性竞争,实现各国共同进步。
苏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担当、放眼世界的民族梦想、登高望远的战略视野、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中国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强调“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重要原则,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相互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兼顾对方利益并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全力稳定和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展现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愿同所有邻国和睦相处。中国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同亚洲发展中国家关系不断加深,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关系亦取得长足进展。在中国的推动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获多国积极参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设亦稳步推进,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倡议与设想付诸实施,有力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关系总体向前发展。中国多边外交也谱写了新的篇章。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杭州举行,峰会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主题,为绘制全球经济复苏蓝图、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作出重要贡献。
刘江永:习近平主席倡导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呼吁各国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共建共享、同舟共济。中国要在引领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是要有新思想,能与别人分享新安全观;二是要有好行动,在合作中建立互信。理论加实践,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从顺应时代潮流到引领时代潮流。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15日 07 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发展 和平 全球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