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什么是中国味道的油画?
中国味道就相当于中国人的胃;恰如中国人虽身在欧洲,环境变了,语言变了,习惯变了;但中国人的胃变不了,这个胃决定了中国人的味道。
西方油画风格几十种:什么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像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都不是中国的,这些个风格作品,你怎么看,都看不出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国没有油画,油画是外来户。油画以外来的世界观,外来的技术与方法,外来的视觉效果,硬生生的成为中国艺术的对立面。
中国学习西方油画已有壹百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油画家以最为快速的方式,从研究西方绘画的本质规律与体系开始,从具象写实与表现性绘画和现实主义绘画;再到古典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的写实与抽象要素全面探索。将西方近百年各类流派与方法、风格历史都走了一遍,甚至,技术发展水平在某些人手上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缺的就是没有中国油画自己味道的大作品。
中国味的油画是中国油画最为本质的东西,也是中国油画发展的目标??梢韵爰?,没有中国精神的油画在未来不会有大的前途,也就是赚点钱就完了,历史没有它们的位置。
现在任何一个有追求的中国油画家,都想画点自己的作品,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理解消化之后的作品。
但是,要做好是很难的。不是技术不够好,而是观念守旧,胆子不够大。面对欧洲古典主义油画,我们总是放不开脚步。对比一下古典作品与当代艺术作品就知道,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作品与当代艺术的作品相比,似乎远没有当代艺术中油画那么中国化,那么直接,当代艺术是赤裸裸的表现。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面对中国味道的追求,还是那么小心翼翼,甚至找不到出路;这就是有时候传统油画没有当代艺术中油画那么引人关注的一个原因之一。是,当代艺术技术很差,但他们却真的很中国化;古典油画技术很好,却与中国味的油画相去甚远,这是我们要改变的。
其实,传统古典油画的改变,也不一定要象当代艺术那样观念至上,只需从油画语言的本土化入手就可以完成。传统油画的语言变革不在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同样一个人物,景观,山水,画家是如何关照的,这就关系到画家的文化修为,胸怀与境界。
一个学版画出身的画家,画出的油画怎么看都有版画味,无论他后来涉猎多少画种。
一个学国画出身的画家,画出的油画怎么看都有书法味,也无论他后来如何变化。
这不是他们不想改变或者有意为之,而是他们吃第一口奶产生的死结,正如人的口音一生都难改变一样,这是血脉里的东西,天然的。
中国味的油画就是要追求这种天然的东西,具体的,主要是看油画中的中国精神、中国气质、中国技法、中国视角;舍此,看其它的都没用。
其实,中国人的艺术观是很独特的,如何用中国人的艺术视角来画油画,而且,还能画出具有学术品格的作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艰苦的探索,不懈的努力。
前辈画家们为这事己经努力近100年了,到今天才算有了点成绩,出现了一批有希望的艺术家,他们将中国精神与西方油画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浑然一体新油画,而非前辈画家们将两者机械化的处理。
要画出具有中国精神的油画,就要对中国艺术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此精神融入到具体的技巧改造之中,最终形成具有中国味道的油画,这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一条必然之路。
时下,尚扬、谢东明、刘小东、洪凌、赵开坤等人的作品,就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我们不仅想说,“这才是中国人画的油画”。
画出中国风味的油画有几点要注意:首先要懂中国精神的内涵所在,其次才是与油画媒介表现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即发挥原有媒介的优势又能与中国艺术的表现方式相融合,于是,新的境界就产生了。
懂得中国的艺术精神,又懂得西方宗教文化的哲学内涵,相互比对,再在技巧上进行融通变化,就有了可循之法,可变之路。而不至于将这种变革恶俗化,简单化。如此这样,画出中国精神的油画才有可能。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徐复观先生说就是庄子精神。那么,庄子精神是什么呢?就是“道”;“道”有两层意思:一是哲学上,思辩上的;一种是生活上的,精神上的;前者是一种人生的目标讨论,其根本上来说,就是“至乐”,所谓“至乐”就是快乐的活着,什么都不干,如动物般健康快乐地活着。现在看,有时候“成功”就是快活的活着,什么都不为,这就是今天社会逼迫人们认识的生活“大道”,这也算是回归人的动物本质。你看,有些整天忙碌的人,他们并不缺钱,却还努力的工作,没有其它原因和大道理;如什么社会责任!什么家国情怀!都不是,就是活着要做点事情干,没事干也就无法健康的活着,主要和活着有关,和钱多少没有关系。那第二层呢?就是一种自我逍遥;一个人不能兼济天下,只有独善其身,寻求一种“至乐”,“天乐”,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
艺术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让艺术家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成就感,后面物质上的价值大多是附带产生的;作品有价值,哪是因为有相同感受的人,从作品中分享到了这份感觉而产生的购买而非其它。当然,投资艺术品是另一回事,与艺术无关。
中国的艺术精神讲“忘我“”丧我”,教人以虚静之心,脱离世俗的沉浊,“而游乎四海之外”,以达“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中国的艺术是借物抒情,凭物发志的表现,是主观的、心情的、情绪的、观念的、思想的;从来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主观的表现。
随着中国油画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山峰,而是一种油画表现风格的存在,没有必要让所有油画都遵循这唯一的标准。
科学的,严谨的,真实的,客观的油画品格,在中国的艺术精神里并不是主要的,中国的艺术讲求虚实的关系,黑白的关系,疏密的关系,以达到一种平衡的美。
所以,中国的艺术作品,完全客观的作品是稀少的,所谓的写实都是相对的,就是“界画”的表现,也是中国人线性思维客观的表现,有点像舞台上的景物道具,很漂亮,却严重失真。中国人的写实也就这样了,这和中国的京戏一样,所有的道具与背景动作都是假设的,但并不妨碍中国人看得如痴如醉。
寻找中国精神,在油画中找不到,只能到中国的山水画中去寻找,就是最有代表性的,花鸟,人物都不如山水画能表现出中国人艺术精神的特点。
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当代的油画都从中国的山水画中,特别是从中国的宋画中寻找哪种隐逸的中国精神,中国味道。
现在,生活在都市的凡夫俗子们都感概道,都市再好,都不如山川大地清洁秀美,都市总象是一个污浊的世界,没法安顿人的焦燥之心,此地,只能是谋生赚钱吃喝拉撒之地,无法似自然山水般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寄托感,让人对自然产生爱慕的审美情感。因此,中国的艺术家描摹山水,表现空灵玄远之意境,乃是追求“忘我”、“丧我”的一种状态,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间“素朴之美”,从而获得心灵上满足的一种借代行为。即画山水不在于山水本身,而在于山水之外的情愫寄托。
西方文化产物的油画仅止于物像本身,与中国人的艺术观有较大的差距。中国味的油画要寻找的是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地,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精神上获得无限自由的无上意境。
看懂中国油画之美,体味中国油画之妙,不仅在于味道上,场景上,更在于技法上与欧洲正统油画的种种不同与差异;
中国油画经过百年的摸索,己经有了较为清晰的技法样式与特点。
在我看来,中国油画的技法样式就是“松动”二字,在画面上可以看到“写”的变化,甚至也可以看到中国书法中的中锋、侧锋、偏锋、逆锋的笔法运用。看中国油画,你会感觉到,油画的“书写”感增强了,虚实感增强了,油与色的混合感增强了;作品中色与色不再通过反复覆盖来产生最后的效果,而是在同一层面,互不覆盖,相互透明的状态下,色与色之间,相互勾搭,碰撞粘连,色彩通过流动回旋的笔触产生效果,让油画产生一种完全与传统西式油画不一样的视觉感。
这种感受是完全中国的,是独一无二的。我最近正在这样做,画面尽量画的薄一些,透明一些,流动一些,书写感更强,以希望在我的作品中透出一种中国油画的味道。当然,我这样做并不是将油画国画化,而是让油画融化一些中国画的要素与形式,不是照搬,而是有机的运用。
这样做,我当然知道是一条探索的路子,有可能什么也不是。可这有什么关系!我真的享受这样一种过程,或许它可能更当代一些,潮流一些,底线是不要恶俗就可以了。
当恰,中国味道的油画体现着东方大国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不进则退。中国油画只有传承绵延几千年的中国艺术精神,才能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活力与未来。
编辑:陈佳
关键词:什么是 中国味道 油画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