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最美的青春在蓝天绽放

人民视觉
(原标题:人民日报致敬余旭:最美的青春在蓝天绽放)
11月12日,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一个噩耗传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歼—10首批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余旭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的朋友圈永远停在了11月11日,“人民空军!67岁生日快乐”这是她更新的最后一条信息。
“如有来世,愿你每一次起落都顺利平安!”“永远的‘金孔雀’一路走好!”“若你换羽归来,定如初见般爱你”“愿你在另一片星河里飞翔”……震惊、哀恸、惋惜,弥漫在微信朋友圈里。一个个关于这个美丽的“金孔雀”的时光片段重回人们的思绪。透过对余旭的追怀,她所在的中国女飞行员群体在长空万里展现的使命担当让人感动。
青春乐章的华丽音符
“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页。”
这是余旭曾写下的一段话。她的生命乐章虽然不长,却跳跃着震撼人心的节拍。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
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余旭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她以娴熟的技术翱翔天空,接受庄严检阅。
2012年7月29日,余旭驾驶歼—10战斗机轰然飞起、翩然落地,成为中国歼—10首批女飞行员,这也是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目前我国能驾驶三代作战机的女飞行员仅有4名,余旭便是其中之一。
2014年珠海航展,6架红、蓝、白三色涂装的歼—10表演机分别以单机、双机、三机编队依次拔地而起,直入云霄。6机超密集三角队形迎着朝阳,如一支利箭从天空划过。转瞬之间,两架战机脱离编队,以极限坡度回转,从跑道两侧高速对头交叉,就在即将相撞的一刹那,战机突然上升横滚分开,引起现场观众一片惊呼。余旭就是驾驶战机的一员。
2015年3月17日,第十三届马来西亚兰卡威国际海事与航空展,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首次进行海外飞行表演,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和精神。4名歼击机女飞行员中,也有余旭。
今年11月初的第十一届中国(珠海)航展上,余旭驾驶战鹰的飒爽英姿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个与观众亲切合影、交谈的邻家女孩也让中国空军“圈粉”无数。在航展开幕当天,余旭驾驶2号机升空参加飞行表演,“我是最先起飞的一架,在空中23分钟,表演了全部动作。第一次在那么多观众面前表演,我感到既新奇,又激动?!闭馐怯嘈裆白詈笠淮喂料啵彩撬娑跃低纷詈笠淮巫孕诺厮担骸拔一峒菔凰秃诺募摺?0,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大家?!?/p>
从12日下午起,当社交媒体上传出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的消息,与她熟识的人都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直至官方发布了这一消息:11月12日,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乐章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但曾经创造的悦耳旋律依然回荡耳畔。
快乐无悔的飞行人生
在八一飞行表演队里,余旭有着“金孔雀”的美誉,因为她有个特长——跳孔雀舞。
“川妹子”余旭对于飞行的感觉就是“无悔、快乐”。翻开她的工作日记,一个女孩的积极乐观以及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责任与担当跃然纸上:“我觉得做飞行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从事飞行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都没有后悔过。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很远,那种心境不一样,我什么都不用想,就是飞行?!薄坝惺焙蛞不嵯勰缴肀咄淙?,但那只是瞬间的一种感觉。因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职业不一样,可能我们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对于选择飞行事业,我还没有感到后悔?!薄?/p>
在战友心目中,余旭热爱空军飞行事业,善于钻研学习,勇于挑战自我。余旭生前曾这么描述自己的飞行训练:“要‘各种使劲’把操纵杆拉到极限,空中从头到尾保持最紧张状态,不能有一刻松懈?!?/p>
“不管每次训练多么辛苦,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退缩过,从来没有。”回忆起飞行训练的点点滴滴,余旭曾这样说。在正式成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学员的第一个月里,余旭就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绝不是一条轻松的路。跑步是每天都要训练的项目,一跑就是3000米,“我很难受,因为从来没有跑过那么远?!倍?,每次训练完哈口气,围脖就会结冰,“我根本受不了那种冷,腿跑得不听使唤,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p>
“金孔雀”蓝天折翼,带给人们巨大的悲痛和惋惜,但年轻的生命在祖国蓝天划出的美丽弧线永远留存。
绽放碧空的铿锵玫瑰
2014年11月11日,珠海。伴随着巨大的引擎轰鸣声,6架红、蓝、白三色涂装的歼—10表演机分别以单机、双机、三机编队依次拔地而起,直入云霄。俯冲、盘旋、开花、滚转、筋斗……20余分钟的表演,衔接紧凑、干净利索。
当战机落地,飞行员摘掉头盔、取下墨镜,观众惊奇地发现其中有两位女性——飞行员陶佳莉和余旭,她俩和盛懿绯、何晓莉,同为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飞行时间都在800小时以上。
她们柔,但不弱。
2005年5月,中国空军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中选拔培养歼击机女飞行员。余旭看到招飞信息后决心报考,回去和爸爸妈妈商量时,他们很吃惊:女儿怎么会坚定地选择这份神秘又富有挑战性的职业?陶佳莉本来高三毕业后想考警校,后来在报纸上看到招女飞行员时,她觉得这个职业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匾淦鸬蹦攴尚性毖“纬绦蚴保④茬橙匀挥∠笊羁?。除了全面细致的身体检查,心理考核和体能考核也是很重要的参照,当时为抗眩晕测试而设置的电转椅,转久了会产生错觉。2005年7月25日,经过层层选拔,包括余旭在内的35个女孩正式成为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学员。
经过一次次的残酷淘汰和严格遴选,蓝天终于向她们敞开了怀抱。余旭和15名姐妹接受为期4年的大学文化、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技术训练后顺利毕业,于2009年4月成为中国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使中国成为第八个拥有战斗机女飞行员的国家。
相比男性,女飞行员在飞行训练中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歼击机超音速飞行,机动性能强,操作技术难度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英等几个国家培养了少数歼击机女飞行员。与男性相比,驾驶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女飞行员们也承认,女性在独立驾驶单机特别是表演机时,相对于男性,对体能和毅力要求更高。
空中过载是飞行员在高空高难度飞行时,必须要克服的挑战之一。飞机在做转弯、拉升、俯冲、倒飞等机动动作时会受到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升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这就好像我们平常在坐过山车时会感觉身体不适,执行高难度飞行时的过载力可想而知。据介绍,在专业抗载荷训练中,飞行员的达标标准是相当于7倍的体重加在人身上,长时间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是很难受的,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一旦过载量超过可承受范围,便会出现“灰视”甚至“黑视”的现象。何晓莉说,如果持续时间短是可以承受的,但因为女性的大脑供血量比男性要低,时间稍长,难受的感觉就很明显。
在日常训练过程中,男女飞行员的训练科目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即使在空中过载过量,也必须想办法克服。盛懿绯告诉记者,一般她会采用短促呼吸,使肌肉紧张,降低血管压缩能力,当脑袋回流血液的速度减慢时,就不容易出现“灰视”或者“黑视”。飞行过程中的另一大危险是出现错觉,即在复杂的气象环境下,能见度低,人极易出现错觉。
中国女飞行员们以忠诚使命的责任与担当,践行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立下的誓言。直到今日,每当看到战友们的飞机一架架起飞,何晓莉的内心仍很激动,“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对我而言,是动听的音符。”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余旭 空军 英雄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