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巴黎恐袭一周年:血的教训不容淡忘
新华社巴黎11月13日电(记者韩冰 应强)一年前的11月13日,恐怖分子在巴黎猝然发难,一夜之间造成数百人死伤,“花都”之殇震惊世界。如今,鲜血虽已干涸,枪声犹在耳边。在巴黎恐袭一周年祭之时,人们仍需清醒意识到,全球反恐形势依然严峻,血的教训不容淡忘。
一年来,全球反恐的努力取得不少成果。从巴黎到安卡拉,从悉尼到布鲁塞尔,警方曾多次挫败恐袭企图,一些以巴黎圣母院、土耳其国父陵等重要建筑为目标的重大恐袭计划被及时遏止,民众生命得以保全。此外,极端组织盘踞的伊拉克摩苏尔等重要城市正逐步被收复。
然而,恐怖主义幽灵远未消亡,它依然游荡全球、为害甚巨。一年来,从美国加州的残障康复中心到肯尼亚的警察局,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商场到法国旅游城市尼斯的国庆聚会,重大恐袭屡屡发生,死伤者动辄数十乃至成百。桩桩悲剧警示人们:全球反恐任重道远,铲除恐怖主义将是一场不容懈怠的持久战。正如法国总理瓦尔斯所说,反恐将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对遇难者最好的悼念,是铭记鲜血铸成的教训。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从法国到欧盟,首先要做的是迅速堵住机制上的吞舟之漏。
从巴黎恐袭等事件来看,部分发达国家的反恐机制远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健全。法国议会今年7月在调查后指出,法国情报系统全面失败,如果不是情报监控不力、协调不畅,巴黎的一系列恐袭案件原本可以避免。据西方媒体报道,巴黎恐袭案的一名主要作案者甚至曾在网上公开吹嘘,自己光天化日在比利时活动,还能安全无阻离开。
避免新的恐袭悲剧重演,更需从社会层面深思,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以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值得注意的是,巴黎、比利时恐袭案的嫌犯中,不乏当地土生土长的青年,极端暴力呈现出本土内生倾向。单就法国来说,就业不足、阶层僵化等“法国病”恐难辞其咎。
对此,美国《新闻周刊》指出:对于那些心怀不满、未能充分就业的欧洲少数族裔青年,必须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主流欧洲社会的一部分。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吉勒·凯佩尔则发现,很多受到极端思想蛊惑的年轻人缺乏家庭关爱,这意味着反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再从历史角度看,根治恐怖主义毒瘤亟需西方国家深刻反省。法国权威反恐专家多米尼克·托马斯在其新著《“圣战者”的代际演变》中指出,正是西方近年来在中东掀起所谓“革命”,导致中东北非国家局势不稳,为极端组织武装的兴起提供了温床。
太阳可以再次升起,生命无法重新挽回。牢记血的教训,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早日驱散笼罩全球的恐怖主义阴霾。(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巴黎恐袭一周年 血的教训 不容淡忘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