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陈碧岑手稿揭秘鲁迅名诗诞生始末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日。他的名诗《自嘲》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币痪涔阄酥?,据记载,鲁迅先生做出这句名诗是在与郁达夫、柳亚子相聚的一次饭局上。作为此次饭局的当事人之一——郁达夫胞兄郁华的夫人陈碧岑女士曾在鲁迅逝世40周年之际,记录了这次现代文坛上著名饭局的始末,而她亲笔所写的手稿就完好地保存在位于济南报业大厦三楼的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中,成为这段尘封历史的珍贵见证。
郁华陈碧岑夫妇

鲁迅饭局中吟出名诗
鲁迅有名诗《自嘲》,他曾在1932年10月12日的日记中,记载了此诗的得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p>
陈碧岑手稿
郁达夫为何请客?请的是何人?鲁迅在何种情境下吟出此名诗?为何说是“偷得半联”?个中详情鲁迅并未在日记中尽述。在1976年,鲁迅逝世40周年之际,作为当事人之一,郁达夫的长嫂陈碧岑女士亲笔记录下了这次饭局的详细始末,而她的这份珍贵手稿就收藏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
“这份手稿写于1976年10月3日,时值鲁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鄙蕉泄难б帐醪┪锕莨莩?、中文图书网创始人徐国卫介绍说,当时陈碧岑已是耄耋之年,虽然她自述“记忆力差,自问力不从心”,但是由于当时参加饭局的七、八人,“目下只留下我一个人了,有责任把当时的情况记下来”,“根据陈碧岑的记录,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夫妇在聚丰园宴请兄长郁华陈碧岑夫妇,才促成了这次‘达夫赏饭’的饭局,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说到陈碧岑,必须要提到她的丈夫,也是郁达夫的兄长——郁华。”徐国卫介绍说,郁华是1905年浙江省首批官费日本留学生,与陈碧岑在1911年结婚。婚后陈碧岑跟随郁华、郁达夫赴日,在高等女校就读。郁华学成回国后在北京外交部工作,1932年郁华到上海任江苏省高等法院二分院刑庭庭长,兼任东吴、法政大学教授,因此他们全家移居上海?!坝艋肓亲油悄仙缇陕?,早就相熟。郁达夫和鲁迅是多年的老朋友,因此,郁达夫王映霞夫妇为兄长抵沪任职举行晚宴时,邀请了柳亚子夫妇、鲁迅、林微音作陪?!毙旃澜樯芩怠?/p>
陈碧岑手稿详述始末
陈碧岑的这份手稿正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展示,薄薄的四页方格稿纸看似很普通,记录的却是一段珍贵历史。稿纸上面密密麻麻用钢笔写满文字,还有用红笔认真修改的痕迹,看得出作者的斟酌与谨慎。这份手稿的题目是“见报载‘鲁迅逝世四十周年’后的回忆”,陈碧岑在其中回忆了饭局的几位参与者:“回忆当年这两句名诗构成的经过情况,我有幸是参加人之一。当时由郁达夫请客,鲁迅先生、柳亚子夫妇,郁华夫妇(郁华是我的爱人),郁达夫、王映霞、林微音等约七、八人?!?/p>
随后,陈碧岑详细叙述了饭局的过程,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闭饩涿牡?,“有一天,郁达夫令我偕其兄郁华于午后五时余去大马路聚丰园晚饭,小弟弟请客,岂有不去之理。届时我们如约前往,方上楼入座,柳亚子夫妇也到了。鲁迅先生后到,达夫说:‘为什么晚到,这几天忙些什么?运道如何……又交了华盖运吗?’鲁迅先生说:‘对了,你问得倒引起我的一些思想?!蛋沾蠹乙扑敌σ换幔翘噶诵┧拇笞髟跹霭娴那榭?。直到酒尽饭饱后,鲁迅先生突然说:‘我有两句诗?!蠹宜悼炜煨闯隼矗橇骄涿褪牵骸崦祭涠郧Х蛑?,俯首甘为孺子牛?!蠹以廾啦痪炜焱瓿梢宦?,鲁迅先生说,‘好的,我一定把它完成?!似咛熘螅淹瓿傻囊宦?,抄绘给柳亚子先生和郁达夫等?!痹谑指遄詈?,陈碧岑还作了《怀鲁迅先生》一诗,并感慨“物在人亡,而聚丰园亦不见影迹,怆然赋此?!?/p>
通过陈碧岑的回忆手稿可以看出,鲁迅在饭局上吟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在七日后,才做成完整一律?!奥逞冈谌占侵性硎尽档冒肓灿辛撕侠斫馐??!毙旃辣硎荆按铀堑亩曰爸?,可以看出鲁迅是从郁达夫处偷得‘华盖’之喻?!庇艋卤提蚋究俺啤叭孀优!?/p>
此外,陈碧岑在手稿中还回忆说,此次饭局后,郁华和鲁迅先生成为好友,“我们于1934年由北京迁居上海江湾路花园坊后,郁华每天赴办公处时,必须经过四川路底的内山书店门前,常因日本军阀在江湾路上操练,交通因之阻塞,就乘间入内,阅览书籍,和内山先生闲谈,常常见到鲁迅先生也在看书,因此他们又增加了共同语言。每逢假日,我们带了小儿女们在商店买些豆制类点心,去内山书店闲谈,时常见到鲁迅先生也在阅读,见到我们笑着说:‘你们是美满幸福家庭啊。’也和孩子们说说笑笑。”之后,因为当时日本军阀在江湾路上操练,横行无阻,郁华一家搬离了原来的住处。
鲁迅在《自嘲》中所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和自己战斗到底的决心,展示了革命战士的坚定本色,而郁华陈碧岑夫妇同是令人钦佩的抗日爱国人士。郁华担任高等法院二分院刑庭庭长时,二分院设在上海英租界,他利用所处的特殊地位,积极帮助、保护进步人士。田汉、阳翰笙、廖承志在英租界被捕后,郁华参与营救,设法使其获释。上海沦陷后,郁华利用租界法权,坚持司法尊严,维护民族利益,日伪汉奸对他十分仇视,两次寄给他附有子弹的恐吓信。1939年,郁华遭日伪特务暗杀,成为司法界在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第一人。郁华牺牲后,陈碧岑忍住国恨家仇之痛,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淞沪战争爆发后,陈碧岑参加红十字会上海分会,投身支援前线工作,救护伤员,在采购纱布时遭敌机轰炸受重伤。“虽然郁华和陈碧岑是无意中成为这句名诗诞生的见证人,但他们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男凑铡!毙旃辣硎?。
编辑:陈佳
关键词:陈碧岑手稿 揭秘鲁迅名诗 诞生始末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