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南京城墙砖上发现来自明代的猫狗脚印
明朝的一只小猫(也可能是小狗),在南京城墙砖上留下了脚印,竟然奇迹般保留到了现在。近日,有文物爱好者在南京城墙一块城砖上发现了多个动物脚印,初步判断是猫狗所留。这只猫或者狗,到底来自明朝还是清朝,为什么又要在砖头上留下脚印,网友们展开了一番讨论。
猫狗在城砖上留脚印
明城墙是南京的文化名片,雄伟壮丽的城墙由一块块专门烧制的城砖组成。很多人都知道,这些城砖来自明朝初年的全国各地,由不同的府州县烧造。其地名信息以铭文的形式留在了城砖上。有趣的是,城砖上除了铭文,竟然还有别的“东东”。
南京文物爱好者王林,就酷爱研究城墙,经常拿着相机,去寻找各种有趣的铭文。他说,南京明城砖的秘密,却是无法研究完的,只要仔细找,总会有新发现。最近,他就在集庆门段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有趣的城砖。
这块城砖有点与众不同,铭文并非密密麻麻地从上往下排列,而是在侧面中间有一个方框,中间有“吉安府庐陵县”六个大字。有趣的是,在城砖表面,还有两枚脚印,明显不是人留下来的,“是小猫或者小狗留下来的!”
“我拍了那么多老城砖,也发现过很多难得一见的铭文,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动物的脚印,这个脚印和百度的LOGO还有一点像呢!”王林在微博上发了这组照片,引起了很多对城墙感兴趣的网友热议。
标准的明代初年烧造城砖
有人怀疑,这块城砖不是明代的城砖,是清代的;也有人认为,小猫的脚印是后来印上去的。对此,王林做了细细考证。
“首先,这肯定是一块明代城砖!”王林说,在由明城垣史博物馆编纂的《南京城墙砖文》 一书中,收录有“吉安府庐陵县”铭文的城砖,表明该城砖烧造于明初,比其他铭文较多的城砖年代更早。而吉安府庐陵县,就是指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县?!奥辍笔羌驳墓懦?,从秦汉时期就开始用,一直到1914年,才改庐陵县为吉安县。
据史料记载,明代初年江西行省的吉安府是南京明城砖的一个重要产地,其下辖的县,除了庐陵县以外,泰和、吉水、永丰、安福、龙泉、万安、永新、永宁等县也为了南京建造城墙烧造过城砖,相关铭文的城砖,如今还能够在南京城墙上找到。
那么,小猫小狗的脚印,又怎么出现在南京城砖上呢?王林推测,这可能和城砖的烧造有关。他说,城砖烧造中,不同的工匠各司其职,负责各个工序,其中包括窑匠和坯匠。砖坯脱模以后,要进行晾晒,这时,一只调皮的小猫或者小狗跑到了砖坯上,在没有干的表面留下了脚印,形成了“城砖猫狗脚印”的独特效果。
这种砖头是怎么通过验收的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城墙专家。专家表示,城砖上出现“小猫小狗”的脚印,这真的非常罕见,“以前都没有发现过”,当然也很有趣。王林对脚印形成原因的推测,应该是正确的,明朝初年,江西这只小猫小狗的顽皮几脚,留到现在,从一个侧面向现代人解释了明城砖烧造中的一个工序。
有网友指出,明代初年朱元璋建造明城墙,对工程质量抓得很严,检验城砖时,要有两名军人各拿一块城砖对敲,敲不坏才算质量合格。这种有着猫狗脚印的城砖明显属于“不合格品”,怎么会出现在城墙上呢?
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这块城砖烧制年代较早,是洪武初年,当时还没有形成那么严格的城砖验收制度。
南京古墓中曾发现“人手印砖”
据悉,砖上留下动物或者人的印记,在城墙上的发现,此前还没有先例,但在南京地区古建筑或者古墓所有砖上,发现过古代人留下的印记,不是脚印,是手印!
在江宁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六朝“手印砖”及其拓片,这块发现于江宁谷里南朝墓的墓砖上,赫然有一个人的手印。而在高淳的东坝、淳溪、砖墙等乡镇,还有不少“手印砖房”,房子每一块砖头上都有一个大大的手印。
专家推测,南朝墓里常见的“手印砖”并没有太多的特殊含义,可能是工匠在烧砖的时候,出于开玩笑的目的而故意印上去的,为自己留一个记号。
高淳民房上密布的“手印”,则可能有民俗方面的含义,也可能制砖时用手按砖坯时留下来的。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南京城墙 明代 猫狗脚印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