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国经济阵痛之后沐暖阳

毛同辉
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19日终于晒出,整体而言,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
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7.6%。
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稳步前进,前三个季度之间GDP增速并无差异;分产业来看,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第三产业相比于一、二产业均占据优势,体量更大、增长更快,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重要动能,这也是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今年5月份,曾有权威人士解读当前中国经济时指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今年以来的经济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即经济仍然处于筑底之中,但在平稳走势中,已经出现不少积极变化,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说明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增长更有质量;一些前期出现疲弱或下滑的重要指标稳定向好,比如进出口降幅收窄,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
在全球经济尚处于低迷、发达经济体复苏艰难,国内钢铁、煤炭等行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应该说,中国经济能保持6.7%的GDP增速并做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难能可贵。而其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的“暖色”,既源于我们采取的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也让我们愈加坚定对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之路的耐心、定力和信心。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前期的增速换档、调整阵痛之后,已经初沐暖阳。此时,正当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发展态势保持总体平稳的同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所以,一方面要抓住近期宏观环境有所改善,多项经济指标向好的有利时机,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巩固良性发展势头,顺势而为。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经济新动能的作用,厚植发展基础,乘势而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经济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新产品、新技术、新主体、新服务层出不穷,但在规模上还难以和传统动能等量齐观,需要从供给侧继续发力,促进其在保障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直至尽快挑起促进经济发展的大梁。到那时再回头看,“喜看稻菽千重浪”,我们所经历的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刮骨疗毒、增速换档的巨大压力、结构调整的壮士断腕等,一切都是值得的,明智的,必需的。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经济 前三季度 统计局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