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艺术品电商亟待破解三大现实问题
201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下滑,但超高端市?。ǔ山患鄹裨?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拍品数量则同比上年增加超过200%。
虽然市场整体略有下滑,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品催生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艺术品电商是离行业最近的一方。因为艺术品具有特殊性,本文特别指出了艺术品电商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摸索新的在线发展模式,做起闭环,建立艺术品大数据,并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
草间弥生的《南瓜》
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展国画系作品
艺术品电商,就像艺术品本身一样,在一个普通人并不熟悉的角落里孤芳自赏,艰难成长。而笔者认为当下在线上售卖艺术品的思路是错的,因为成交的闭环做不起来。分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艺术品不标准化。严格说来,艺术最不适合做商品,因为艺术太不标准化了。如果把艺术标准化就成了工艺品,也就不是艺术品电商的范畴了。艺术品都和艺术家本身联系在一起,对一件艺术品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一个艺术家在业内的知名度很响,即使不是特别喜欢他的观赏者,也会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东西。而问题就是很少能拿到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线上公开拍卖。淘宝拍卖虽然成交金额在所有的艺术电商里排名靠前,但基本上较多的是拍卖一些文物或者手工艺品,可以说是相对标准化和去个性化的艺术品。
二:线上交易存在风险。线上成交的风险即使能网罗到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放到线上售卖或者拍卖,也没有人敢直接下单。比如放一个草间弥生的南瓜上去,开价50万欧元,我即使有钱任性,也非常喜欢,但我敢出手买吗?更不用说真假难辨的书画作品。即使从艺术品的鉴定、保险、物流等关节上做到系统上的保障,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传统艺术品成交的方式和观念。
三:收藏艺术品的群体在哪里?曾听一位艺术家朋友说,现在有能力收藏艺术品的,基本上是一些企业家或者官员。而这些人是没有习惯来线上购买艺术品的。而作为网生代的中间力量,80后90后们是否有财务能力以及鉴赏能力来购买艺术品,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并不完全认为因为教育的问题使得年轻人不会鉴赏艺术品,这当然是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如果你要去做艺术品的电商,你当然不能期待过了今天,年轻人都一下子接受了很好的艺术品鉴赏的教育了。
笔者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艺术家),你要么找到这些收藏艺术品的成功者们,把他们从线下转到线上。要么,就去寻找适合现在年轻人品位的艺术品。而艺术教育那是一个长期的事,等人们都有了品位和财力再去做艺术品电商,听上去就不太靠谱。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都是在线下进行的,今天我们要做艺术品电商,是否也能借鉴其他行业O2O的经验,去“改造”一下这个行业,而不是代替这个因为商品的特殊性而极为特殊的行业。
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 和苹果相反,艺术品可以线上体验,线下成交
其实我们要做的是艺术品行业的信息化工作。
和苹果店的做法相反,但思路一致。苹果是把线下店当成体验店来做的,用户在商店里身临其境地看到和体验各种苹果产品,然后回家去网上购买。笔者以为艺术品电商可以反过来做:就是在线上体验,线下成交。比如书画可以看做是“印刷”行业,线上的体验可以做得很好。
借鉴众多行业O2O的做法,把这个线下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比如把全国的画廊信息化掉。给画廊老板一个后台,上传画廊作品、作者等信息,实时更新。这样所有人都能看到每个画廊的作品和作者信息。当然这个工作肯定不好做,但是这也是几乎所有线下行业O2O化的必经之路:要经过漫长和艰苦的地推工作把行业的信息化工作先做起来,比如餐饮行业先把餐厅的信息放到互联网上供顾客查阅。当然在当下的环境下,信息化的速度会快很多,毕竟互联网无论在观念还是在基础设施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线上有个详细的浏览之后,潜在购买者可以去线下画廊具体交涉交易的事情。
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现在北京故宫在做一些北京故宫藏品的信息化工作,把某个作品做成APP,供所有人下载观看和了解。当然它的目的不是做艺术品电商,但也可以看做是艺术品互联网化的一种很好的尝试。比如最近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每个人如果都能这样详尽地看到艺术品的信息,相信肯定会起到给线下交易带来推动的作用。
二、 拓展线下购买人群,让年轻人买年轻人的艺术品
这其实也类似O2O线下地推的工作。拿餐饮O2O来举例,就是开拓适合年轻人消费的餐厅,让餐厅互联网化更容易。
一方面我们期待年轻人的品位能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尝试去获取一些符合年轻人审美口味的艺术品。一谈到艺术品每个人都觉得很高大上,并不是谁都有能力收藏,即使是一个品位非常好的人,如果他没财力,那也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笔者以为一方面艺术品要年轻化,另一方面也要人能买得起。流行文化是一个方向,不那么严肃的艺术品,具备更多的娱乐精神。也不能说这就没品位,比如奈良美智的作品深受年轻人喜欢,也影响了不少年轻的艺术家,你也不能说它就没品位。还有漫画风格的作品等等。
借用年轻人的话说:艺术品电商,不能端着。
这也容易让人联想到艺术院校。比如中国美院每年都会举办毕业展,那些学生的作品不乏有意思的艺术品,学生也期望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而且价格也肯定不会像知名艺术家那般贵,很有可能你我都能买得起?;褂醒瞧绞钡淖髌?,比如课上制作的一个陶瓷、创作的一幅油画等等。如果你去学校提出要购买学生平时做的这些东西,他们肯定很乐意。
艺术品都是要和艺术家相关才会有价值,因为艺术就是私人的以及人性的,需要打上个人的标签。院校的学生们没有名气,但是可以依托院校的知名度来提高整体的质量感以及可信度。比如中国美院、中央美院等等,在中国也不在少数。让美院的学生有一个工具或平台可以展示和售卖自己的作品,这些年轻人肯定会很乐意。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艺术品电商在线上还是可以走得通的。
三、 最后说说艺术品衍生品
这个就很像电影院靠卖爆米花赚钱,打车软件靠专车服务赚钱一样,往大了说也可以看成是建立一个行业的生态系统。
艺术衍生品不太像纯艺术,因为纯艺术不具备实用的功能(当然也不能说一把包豪斯风格的椅子就不是艺术品,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衍生品的市场巨大,这个毋庸置疑。比如手机壳,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印上去就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和个性。再比如抱枕、围巾等等居家用品。只是一旦艺术品实用化了之后,将面对的是激烈的商品竞争,你从艺术家的天堂一下子跌落到了商品的地域里。比如假如你做一个印有自己作品的抱枕,我也不一定会买,因为市场上有更好的选择:我可以找到一个印有毕加索画作的抱枕。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艺术品实用化后更具备交易条件了。
这要看创意和创造力。把实用的东西做成艺术品,这也是商品文化发展的方向。反观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在商品上下的艺术功力,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去提高,也意味着潜在的市场。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精致,也会带动艺术品电商的发展。现在有一些做得还不错的平台,比如暖岛,比如豆瓣的东西,都在朝此方向发展。因为人们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个商品,同时也代表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吴键英)
编辑:陈佳
关键词:艺术品电商 亟待破解 三大现实问题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