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京津冀再遭“霾”伏 北京污染最重
这个周末,京津冀地区再次遭遇“霾”伏,而北京市是区域内污染最重的城市。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看来,此次北京的重污染过程与区域传输和本地机动车尾气排放都有密切关系。
本次重污染过程从10月11日开始,由河北中南部产生,后期京津冀北部地区污染持续加重。
10月15日,北京被雾霾笼罩。蒋建华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14日,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为2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为292,为重度污染,是区域内污染最重的城市。
10月15日凌晨开始,北京市空气质量呈现缓慢的改善趋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其他城市以良到轻度污染为主,个别城市为中度污染。
柴发合说,本次重污染过程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大气PM10中粗颗粒成分相比前几次要高,可能与本地污染源排放有关。
过去北京一中“霾”伏,往往会有分析认为,受周边地区传输影响,但这次北京的污染指数却普遍高于周边,目前尚未进入供暖期,浓重的霾究竟从何而来?
柴发合介绍说,根据环保部专家会商的意见,本次重污染过程从河北中南部开始,前期受持续的西南风影响,污染物沿太行山山脉不断往北京及周边地区输送,导致京津冀北部地区污染持续加重,北京地区的污染物呈现明显的山前累积特征。从10月13日开始,华北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污染气团仍滞留在北京山前地区,同时受本地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因素影响,以及高湿天气条件下氮氧化物等前体物向硝酸盐的二次转化加剧,北京市14日11时至夜间出现短时严重污染。随着气象条件的改善,15日凌晨开始,北京市污染有所缓解。因此,本次北京的重污染过程与区域传输和本地机动车尾气排放都有密切的关系。
另据专家会商的意见,未来7天,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扩散条件总体一般。15日夜间至16日白天,预计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度污染,北京南部有重度污染;16日夜间起,受弱冷空气影响,京津冀污染物浓度将逐渐降低,但北京、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区仍有轻度污染,局地有中度污染。18日至20日,扩散条件不利,京津冀中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重度污染过程。21日至22日,受新一轮降水过程和冷空气影响,污染形势缓解,区域北部以优良为主。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京津冀 雾霾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