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苗族银饰的华美篇章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广泛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八省、市、自治区。目前,湖南作为苗族重要聚居区之一,也是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苗族蝙蝠龙纹银吊挂 清末
由吊牌、银链、坠饰用银丝缀合组成。吊牌分六层,其中上层饰蝙蝠花果;下层中间饰回头鹿、左右饰狮子踩绣球和兔子望月;其余四层分别饰八宝、双龙戏珠、莲蓬等。每层吊牌下垂喇叭形坠饰。此器采用了压、镂、雕、錾花等工艺,制作精美。
银吊挂是苗族妇女传统的胸前佩饰。佩在胸前,银光闪烁,行走时铃声轻盈入耳,别具风韵。吊挂上的纹饰,大多为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纹和植物纹,如蝙蝠、双龙戏珠等,表达了苗族人民追求美好事物,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
在苗族文化中,银饰是其最华美的篇章。不仅数量巨大,品类繁多,形制、纹饰奇特,且玲珑雅致,巧夺天工,堪称中国传统饰品中的传奇经典。苗乡俗语云:“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 绝美的苗族银饰,是苗家人永远的骄傲与荣耀,它凝聚了苗家人的智慧,烙印着苗家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成为苗族灿烂文化的象征。
苗族梅花四方银扣链 清末
由挂钩、吊牌和主链缀合组成。两端挂钩、吊牌和垂链的形制、纹饰相同。挂钩上雕蝴蝶、果实;吊牌上雕莲花、金鱼,其垂链下系花蕾;主链由每组四朵梅花用环、管连接而成。此器采用镂、捏、焊等技法,工艺精细。
银扣链是苗族妇女传统的胸前佩饰之一,卸带方便,佩在身上,细步轻摇,银花晃动,声色动人。
本展览荟萃了我馆70余件精美的苗族银饰文物,分为“头饰”、“项饰”、“手饰”、“佩饰”、“衣饰”和“工具”六部分进行展出,琳琅满目,观众仿佛可见苗家姑娘款款走来,银花闪烁,环佩叮当,绰约生姿,美不胜收!该展曾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和贵州民族文化宫成功展出。
苗族银接龙帽 1952年
帽身作头盔形,顶饰帽花,两侧以银片作耳,后垂9串坠饰作辫,帽沿饰双龙戏珠,辫上饰虫鱼花鸟。
湘西苗族流行“接龙”活动,每年正月,他们都要把龙接到本村或家中,以求人丁兴旺、吉祥如意,接龙帽即是主持“接龙”仪式的主妇所佩戴的头饰。
苗族扁形花瓣纹银项圈 清末
全套由4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项圈组成。项圈前部分扁平,正面錾刻花卉,两端接合处用钩、环相扣。
此器造型粗犷,但技法细腻,采用浮雕刻画花瓣,蕊心点点凸出,脉络清晰。
银项圈是苗族妇女传统的颈部装饰品,此器厚重而秀丽,带在颈上,特显雍容华贵。
编辑:陈佳
关键词:苗族银饰 华美篇章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