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一纸通行证,能终结北大电动车乱象吗
未来新入校的老师和学生,被直接剥夺了电动车的校内使用权,是否公平,值得商榷
10月10日,北京大学保卫部发布了《规范校园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规定:今后,北大师生骑电动自行车的,须办理北京大学非机动车通行证后方可入校。10月20日之后购进的新电动车不予办证。12月1日起,学校将禁止无证电动车入校。北京大学称此举是为“整治校园电动车乱象,防范交通事故,改善交通秩序”(10月11日《新京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出于校园交通安全的考量对车辆进行管理,本无可厚非。既然电动车进出校园,速度远超自行车甚至接近机动车,被纳入校园通行证管辖的范畴,要说也没啥不合理的。尤其是在“此前曾出现过多起比较严重的电动车事故,致学生受伤”的情况下,北大对电动车加强管制,应不是想当然拍脑袋,而是有的放矢。
但北大限电动车的举动,引发了“闭关锁?!钡闹室桑踔劣腥四霉飧咝8静簧栉?,车辆随意出入作为比照。应当承认,电动车的事故隐患的确不小,任由电动车在大学校园内横冲直撞,危及师生安全,当然不应该。同时,非要让国内高校在自由开放程度上向国外看齐,也有点脱离现实。
具体到电动车引发的问题,究竟该如何管,其实大有讲究。北大的策略是将电动自行车纳入通行证管制,而通行证是一种数量管制。乍看并未简单“一刀切”的通行证管理模式,本值得期待;但细看规则,北大竟然直接规定“2016年10月20日及以后购买的电动自行车都不予办证”。言下之意,只有现有的电动车可以继续用,新购买的电动车都将不得入校。对于合理增量的一刀切,合理吗?未来新入校的老师和学生,被直接剥夺了电动车的校内使用权,是否公平,值得商榷。
不仅如此,解决电动车带来的校园交通风险与隐患,仅仅靠通行证设限还不够,违规超速导致的电动车事故,究竟责任和原因何在?肇事者是否都是校外人员,校内师生驾驶电动车是否都安全合规?同样值得追问。假如缺乏对校内人员电动车驾驶的规范,有了通行证,风险其实仍未排除。
相形之下,国外高校校园尽管并不对车辆限行,但即便对自行车也有看似唠叨的安全提醒。例如,美国大学校园在倡导师生以自行车作为校园通勤方式的同时,也在不厌其烦地强调自行车安全,甚至事无巨细地要求师生学习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则和建议。美国大学校园同样建议自行车注册,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根据注册自行车的总量来规划校园自行车道与相关的存车点、修理服务站等资源。
回到北大的电动车通行证上,我们也要弄清楚:究竟该满足于简单粗暴地控量,还是应致力于提升安全意识与服务意识?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编辑:秦云
关键词:电动车 北大 通行证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