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北漂”台湾青年:为了更好的机会,必须离开台湾
不知从何时起,北京街头的咖啡厅里开始听到有台湾口音在讨论设计文案,银行大堂里开始出现台湾正妹为客户服务,新一代的台湾年轻人正以一种全新姿态融入大陆——北上工作。不同于早期台湾人来大陆“出人头地”,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愿到大陆做“上班族”从零开始。这群被称为“新两岸族”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想敢拼,对很多问题见解独到。
到底是大陆的什么地方吸引了他们?他们又对大陆有怎样的观察和思考?《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对该群体进行大量深入采访,试图透过他们的经历管窥今时今日海峡两岸的融合与争议。
“为了更好的机会,必须离开台湾”
24岁的台湾女生陈敏萍今年7月刚获得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学位,在北京一家私募股权基金担任研究员,给客户推荐股票是她的主要工作内容。一个工作日的晚上9时,陈敏萍结束当天工作后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台湾金融行业不如大陆金融行业在蓬勃发展阶段,已经趋近饱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很少,岗位招聘人数也十分有限?!背旅羝妓?,“像高盛、摩根大通这样的业内头牌每年在台湾的招新数量一只手数得过来,还不一定每年都开放,大陆机会则多得多?!?/p>
陈敏萍第一次来大陆是在2004年,和家人一起旅游。当时大陆留给她的印象是“不文明,没秩序,基础设施破旧”。2012年大学在读的陈敏萍作为交换生再次来到北京时,猛然发现“国贸CBD已经甩开台北101好几条街”。“大陆进步太快,很多方面已经赶超台湾了。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APP的繁荣,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快捷便利,这些都是在台湾无法想象的。”通过在北京的学习生活,陈敏萍对大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让她看到更大的舞台?!罢饫锼淙痪赫ち遥墒腔岷芏?,台湾前辈们找到的工作都很不错耶!”
有难度却也“跳一跳够得着”,这让这个说话带着娃娃音的台北女生最终下定决心在大陆工作?!疤ㄍ搴芏嗳瞬盼四鼻蟾玫墓ぷ骰岜匦肜肟ㄍ?,在大陆之前,很多人选择香港?!碧傅轿蠢矗旅羝寄勘昝魅贰傲粼诖舐?,继续往上走”。
1995年台湾大学毕业生的月薪可达3万元新台币,21年后的今天已降到2.5万元新台币,工资待遇不升反降。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央提出鼓励台胞来大陆的口号,两岸逐步开启经贸往来。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后,实现了两岸人才的交流互动,吸引了很多知名台湾学者在大陆任教。多年来,大陆一直鼓励台湾年轻人前来就业发展,仅最近两三年内已设立三四十个台湾青年创业创新交流基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对《环球时报》说,“台湾经济陷入停滞,很难消化掉诸多人才。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鼓励大陆人才赴台发展,后来因对大陆有‘防范意识’闭关了,这样等于限制自身发展,反而加剧岛内人才外流。到大陆工作是个必然趋势,是台湾同胞的选择”。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除去北上广深,不少“新两岸族”为抓住新机遇,选择深入中等城市寻找机会。
“全台湾的人口都在这里了,不拼不行”
位于台北的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今年6月刚刚成立,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助力青年就业创业为主要目的。该组织成立之初便携手民革中央联合主办“2016年北京企业暑期实习活动”,选拔13名优秀的台湾青年学生进入北京的企业实习一个月,借此积累大陆市场工作经验,建立职场人脉,为将来赴大陆就业提早准备。《环球时报》记者发现,此次实习活动涉及网络科技、金融银行、婚礼策划以及培训机构等多个行业,为实习生提供了不同就业领域的选择。
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学生罗文君在某婚庆公司担任外勤联络工作,她已结束实习活动返回台北,在微信上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说起为什么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差甚远的岗位,罗文君不无遗憾地说:“因为我下手太晚了,好的工作单位早就被一抢而空,没得挑了?!蓖馇诠ぷ骶Rプ叛籽琢胰沾┧笤诒本┏堑拇蠼中∠铮肟突Ч低ǔ3CΦ昧谒脊瞬坏煤?,这着实是份苦差事。但罗文君丝毫不敢怠慢,“北京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人才济济,全台湾的人口都在这里了,不拼不行。”毕业后,她打算继续回到北京工作,“先求有,再求好。”罗文君说,不论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只要能留在北京就好。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很多大陆顶级高校面向港澳台考生出台优惠政策,想考取名校不会太难。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交流密切,台湾居民可凭台胞证长期在大陆就业、就医、置产、开户、融资等,无政策门槛,台湾人在大陆生活、工作很便利。
两岸统一,“时间站在大陆这边”
《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时感觉到,很多在大陆生活的台湾青年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回避政治问题。不可否认,受岛内教育的影响,台湾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两岸观念较老一辈台湾人发生很大变化?!靶铝桨蹲濉彼坪醪惶敢獗泶镎瘟⒊?,担心回到岛内遭到舆论讨伐。
一名不愿具名的台湾男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大陆不能理解台湾为什么不要统一,一些台湾人不能理解大陆为什么一定要统一,特别是很多台湾年轻人难以接受“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如果能通过某些方式或政策逐渐拉近彼此距离,会使两岸更快更好地融合。比如“新两岸族”赴大陆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在大陆生活工作,就有机会了解大陆,更客观地看待两岸问题,“长远看来,时间是站在大陆这一边的”。
陈敏萍对《环球时报》表示,拒绝两岸统一的台湾人主要怕失去“民主”,可是如果统一能换来台湾的经济振兴,牺牲一点点民主也未尝不可。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她很羡慕大陆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上下能拧成一股力量朝这个方向走下去,“在台湾不论提出什么总会有人跳出来吵来吵去,最后什么也做不成”。
今年17岁的刘其宗是台北一名高三学生,去大陆读商科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疤ㄍ迦颂?,毫无竞争力,留下来只会随波逐流,难道要等到被冲进台湾海峡吗?”去大陆不光是为寻求个人发展,刘其宗对《环球时报》说,台湾有很多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停滞,看到家乡变成“鬼城”,心里很难过。他希望通过未来在大陆的学习和工作找到突破口,帮助吸引更多陆资来台重整台湾经济。
王建民认为,“新两岸族”对改善两岸关系、反省台湾自身问题都有帮助。过去台湾年轻人抗拒来大陆,对大陆的认识片面、肤浅。来到大陆工作生活之后,才亲身体会到大陆对台湾的扶植,认识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新两岸族”还可以压缩岛内“台独”空间,带动更多台湾人来到大陆,重新认识大陆。王建民对《环球时报》说,“‘台独’不能当饭吃,现在台湾百姓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台独’的危害性,一旦他们觉醒,会发现统一才是台湾的出路,也是台湾人民的追求”。
编辑:韩静
关键词:台湾年轻人 新两岸族 两岸和平发展


《孔子的智慧》文化展在越南开幕
中国邮政发行《记者节》纪念邮票
北京天安门前悬挂中美两国国旗
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规模达520只
英国举行国际蛋糕展 栩栩如生
文莱举行焰火表演庆祝苏丹哈桑纳尔登基50周年
比利时举办儿童音乐节
环球科考船“向阳红01”获取南大西洋海底生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