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整治危旧房岂能总靠“血的代价”?
新华社杭州10月11日电题:整治危旧房岂能总靠“血的代价”?
新华社记者王俊禄、陈晓波
10月10日凌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双屿街道4间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民自建房倒塌,已致22死6伤。经核实,死伤者多为租住其中的外来务工者。
有媒体报道,事发地此前被当地政府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但之后陷入与一些拆迁户的拉锯之中,进展缓慢。现场有住户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
类似温州的塌楼事故在全国并非首次发生。我们应当反思,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拆迁这样的城市建设中的难点工作,难道非要靠“血的代价”来推进?以“血的代价”换取难点工作的突破,以给社会带来的剧烈创痛作为发展的动力,未免太过沉重。推进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工作,为政者应该要有更加积极有为的态度。
眼下,当务之急是不折不扣地做好事故的后续处理,从制度上查缺堵漏。温州市领导表示,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对事故进行彻底调查,并在全市立即开展房屋安全大排查,切实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希望,这次事故能够触动更多的地方为之警醒,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排查隐患,裨补阙漏。
在积极善后、彻底调查的同时,还需要对各种漠视生命者进行严格追责。惨剧背后,往往潜伏着逐利者的身影。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房子究竟是如何被租出去的?生命面前,再大的利益都不过是蝇头小利。浙江省推进的“三改一拆”城乡改造中,一些地方就有“钉子户”业主,拿租户当挡箭牌,抵制工作的开展。面对逝去的生命,对个别罔顾他人生命安全唯利是图的人,仅有道义上的谴责是不够的。
温州塌楼事故再次提醒广大干部,面对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如果畏缩不前,必会养痈成患,直至酿成大祸。广大干部必须对难点背后的风险点保持足够的警觉,不能再靠“血的代价”去推进工作。在整治危旧房工作中,不妨尝试“人房分离”,既尊重业主意愿,又要采取措施防止有人借出租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房屋渔利。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危旧房 温州市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