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熬夜加班不应该是创业标配
创业不易,需要有健康的心态;工作重要,但始终不是生活的全部。在这段旅途上,别只慌忙赶路而不顾一切。
朋友圈里有这样一个“鸽子王”,平常小聚他不是“放鸽子”就是散场的时候才风尘仆仆地到场。没办法,人家创业呢!要开会,要加班,要谈合作,似乎一天24小时都在工作。前几天,他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新闻——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猝死在公司IPO的前夕。他的转发语简短又意味深长:听闻此讯,一声叹息。
近几年,“创业”二字已经成了时下最流行的问候语之一。作为年轻人,尤其是90后,要是不创个业,简直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在这个群体中,很多人都是“加班汪”、工作狂,他们用玩命的方式“向死而生”,与疲劳、紧张、压力、焦虑为伴,为资金、市场、用户、数据等忧心。正如此前张锐在接受采访时所言,自己确实很焦虑,每天吃不好、睡不好。
创业的个中辛酸和无奈,不管外界怎么想象和理解,恐怕都难以感同身受;而他们以健康为代价承受着创新之重、创业之苦,也值得世人的尊敬??墒牵匆凳欠窬驼娴哪烟蛹影唷⒐偷拿??如今的创业圈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就是要卖命,要苦哈哈,要加班加班再加班。一般而言,公司在初创阶段都较为辛苦,员工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完成进度,这都在情理之中;可是有些时候则是在拼命感动自己——熬夜加班,就为了在朋友圈秀一把“凌晨四点的城市”;摆一张“睡在公司”的照片,然后坐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点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悲催、过劳成了创业的“主旋律”,好像不凄惨一点就显得不够卖力,就算不上“全力以赴”,就对不起自己;而越是悲催、辛苦,好像就离成功越近。正如一个朋友所说,凌晨两三点钟一个邮件发出去,看到同事迅速回复就觉得特“神气”;周末回公司看到一群人来加班,心里就超兴奋……一些创业团队“迷恋”于这种姿态和氛围,却陷入了每天加班却效率低下的怪圈。
从社交网络、媒体报道到影视剧里,我们看到的“创业”常常是这样一副苦哈哈的场景。因为创业、加班,他们不能休闲娱乐旅游,他们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他们好像永远都是眉头紧锁、面露菜色、未老先衰,各种职业病提前到来……就像《感觉身体被掏空》所吐槽的那样,“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戴了两年半”“感觉身体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作息紊乱,我却越来越胖”……
创业是一场长跑,不可能一鼓作气就实现宏图伟业;而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除了拼速度更需要靠耐力。近年来,创业者英年早逝的消息不绝于耳。其实,很多人过劳、猝死,与其说罪魁祸首是病魔,不如说是常态化、高强度的“加班文化”。创业不易,需要有健康的心态;工作重要,但始终不是生活的全部。在这段旅途上,别只慌忙赶路而不顾一切。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熬夜加班 创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