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广东政协献计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建设
9月27日—28日,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嵋槲啤巴平槿枪易灾鞔葱率痉肚ㄉ琛币樘饨凶ㄌ庖檎?。

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图片由省政协提供

省政协调研组到中山市调研。图片由省政协提供
会上,省政协专题调研组作“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调研情况汇报。调研组对推进珠三角自创区建设提出九方面建议,提出我省各级政府应结合广东实际推进创新政策切实落地。
会议围绕“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进展及对策措施”进行建言献策。省政协常委们建议,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同时要用“洪荒之力”抓好创新政策落地。
报告
以全球视野谋划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
7月至8月上旬,省政协调研组围绕“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与省直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座谈,分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自创区所在市实地了解情况,并赴上海张江、江苏苏南等国家自创区调研。在27日的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上,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发布了《关于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专题调研报告》。
成效
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同比增长19.8%
调研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建设我国开放创新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为目标,各项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省级层面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设立了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办公室,出台了《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自创区规划纲要、自创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方案、自创区空间规划等政策文件正在制定中。各市实施方案、规划纲要和空间规划等顶层设计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中关村“6+4”“粤12条”等创新政策正逐步落实。各地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如深圳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广州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的若干试行规定》等,珠海出台《珠海高新区鼓励企业上市及新三板挂牌实施办法》等。各市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积极实践。中山推进“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推动火炬开发区与周边专业镇合作共建分园。珠海探索推动“双自联动”,发挥横琴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优势,实现了“双区”叠加效应。在构建区域协作机制上,佛山与江门结对合作,推动科技资源对接、产业协同发展、载体共同运营及共建特别合作区等。
自创区依托各地高新区,深化科技产业创新,拉动珠三角九市主要创新能力指标持续提升。2015年,珠三角高新技术企业10560家,同比增长19.8%;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47%,同比增长0.18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珠三角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84万件和1.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8.6%和31.94%。尤其是深圳已成为自创区的创新高地,2015年深圳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2%、高出珠三角平均水平70%;高新技术企业5524家,专利申请量10.55万件,分别占珠三角的1/2和1/3。
问题
部分创新政策缺乏实施细则
调研组发现,我省自创区建设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组有关负责人说,各市对中关村“6+4”和“粤12条”等创新政策有效落地问题反映和诉求较多。部分创新政策缺乏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引,如中关村新4条政策中涉及股权激励的个税分期等,多个市提出应给予明确指引;“粤12条”中“赋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但未明确作价、转让、入股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程。
调研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创新主体的作用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深圳、广州以外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有限、研发不够活跃;另一方面,各类创新平台与载体有待完善,地方与高校共建类研发机构普遍面临因“双重管理”问题而带来的困扰。
通过调研发现,自创区所在的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的渠道存在不足;自创区错位发展、分类管理的统筹机制不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不足,与美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相比,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紧密合作的市场化创新机制尚未建成。对于自创区建设,在科技产业金融政策、知识产权?;ちΧ取⒖萍贾薪榉竦确矫娑加写嵘屯晟?。
对策
加快形成市场化创新体系
针对发现的情况,调研组提出9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调研组提出,结合广东实际推进创新政策切实落地。加快制定落实中关村“6+4”、“粤12条”等主要创新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相关指引,推动各级政府抓紧完善自创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快出台《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适时制定自创区建设的专项地方性法规。
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创新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要素流动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模式。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服务与协调,支持重点科技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广泛开展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
调研组提出,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发展创新型产业。鼓励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利用国际资源能力,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着力培育和催生一批领航型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进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支持广州申建“再生医学与健康”国家实验室。
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与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团队发起设立专业性、开放性、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对新型研发机构所需建设用地或场所给予优先保障,所需进口设备、有关税收减免给予政策优惠。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一体化孵化链条。合理布局建设一批以“国家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高端平台。
调研组提出,构建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撑。大力发展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和各种创投基金。充分发挥和利用省、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等政府引导资金(基金)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一批子基金。扶持具备条件的科技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直接融资工具,支持其在自创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资源集聚地设立科技支行、科技小贷公司等。
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引进、激励与管理服务机制。在全球范围引进领军人才,实施海外专家来粤短期工作资助计划。完善以创新成果利益分享为主体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核心团队。加强对引进的创新人才的绩效考核,重点完善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估。
调研组提出,行政和司法“两手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跨部门、跨地区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专利金融、电商平台等重点领域执法维权专项行动。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服务功能,逐步扩大快速维权的区域和行业覆盖面。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细化完善知识产权司法裁量基准,加大对恶意侵权、反复侵权等的处罚。
加强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建设。对公办科研院所实行控制编制总额、单位自主动态调剂的灵活措施,以制度创新释放公办事业单位创新动能。加强面向自创区的制度供给,建立完善自创区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自创区与城市规划、建设的衔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促进产城融合。
加强管理协调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完善自创区协同推进机制,研究设立自创区管委会,建立各自创区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各自创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直通车”制度。推进“双自联动”,发挥自创区创新资源和自贸区开放政策的叠加效应。
热议
省政协常委献计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建设
争当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
28日上午,省政协常委展开分组讨论,对此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不少常委在现场表示,珠三角国家自创区要抓住机遇,争当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在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人才和政策扶持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要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同时,要用“洪荒之力”抓好创新政策落地。
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在第一组的讨论现场,省林业厅原厅长张育文委员认为,企业自主创新除了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之外,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领军人才是重中之重?!叭绻瞬乓媒⒘舻米?、用得好,对于自创区的建设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人才如何才能留得住?张育文认为,可以从解决住房等方面着手,让人才有归属感。
“不只是要引进人才,也要注重培养人才?!笔≌泵厥槌そQ辔比衔?培养、引进创新人才是自创区建设的基础。不仅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要加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从基础教育着手,培养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加速技术的“溢出效应”。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黄玲委员认为,广东是“海归”大省、侨乡,拥有丰富的海外人才资源,其中有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要注重海外人才的引进?!熬萃臣?回国的海外留学人才中50%以上希望去北上广深。深圳的整个创新环境、政策支持力度都很好。”为了吸引海外人才,黄玲建议,借广东留学人员联谊会最近成立之机,将其作为吸纳海外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另外,对于引进人才的绩效考核方面,要合理科学地设置标准,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不要因此对人才引进造成制约。
对于引进人才的评估,省政府参事张效民委员认为,评估体系的建立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科技创新需要有紧迫感,但不能操之过急。
除了海外人才引进之外,港区梅州市各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古尔夫委员建议,给予港澳青年创业更多的扶持政策。
整合好自创区和自贸区资源
“要用‘洪荒之力’抓好创新政策的落地?!笔≌馐虑任裎被嶂魅挝馊癯晌毙稳莸馈K衔?广东有很多想创新但没有条件创新的企业。因此,吴锐成建议,政府既要“赛马”,也要“相马”。创新政策的落地是重中之重,问题要解决,政策要落地。
“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可以‘爱富’,但不要‘嫌贫’?!闭判裎彼?政策的扶持对于广东科技能力的提升有重大影响。真正需要帮扶的是中小微企业。尤其是要扶持拥有颠覆性技术的中小微企业,对其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
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表示,在创新能力方面,广州仍需要向深圳学习。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发展,需要处理好自创区与广东自贸区之间的关系,要整合好两者的资源,避免政策资源的浪费。另外,苏志佳建议,处理好自创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关系。全省是一盘棋,自创区不是封闭的,不仅要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也要调动后者的积极性,共同发展。
高端
专家企业家为自创区建设支招: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在新时期,如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打造国家自创区新优势?27日下午,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举行专题讲座,邀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作“打造珠三角创新创业新优势”辅导报告,邀请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云峰作“自主创新与环境建设”辅导报告。他们结合大量数据和图表,全面解读了在新阶段如何推动自创区建设,并就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解析。
吕薇说,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中国的产业技术创新已经进入新阶段。应该从国家战略出发定位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扬长补短,打造珠三角国家自创区新优势。高云峰表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让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获利。
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自创区建设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的三大创新高地。”吕薇说,区域性的创新中心由一个或几个创新型核心城市,及其周边的有产业配套和技术吸纳能力,富有创新要素、产出密集的城市群共同组成。例如在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就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前沿技术创新创业企业。
“珠三角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急先锋,目前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优质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高云峰说,深圳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90%的专利产出都来自企业,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深圳是如何做到的?吕薇认为,深圳采用的是逆向创新发展模式,引进全球前沿技术创新创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捌笠档拇葱履芰Σ皇且惶煨纬傻?。”吕薇说,例如华为,其产品之前只能进入县一级的市场,在后来进入欧洲市场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云峰说,与华为的产品创新模式不同,中国更多的企业正在进行的是模式创新,例如无店铺销售、虚拟集合竞价、高负债扩张模式等?!爸槿怯Ω靡阅J酱葱潞妥试凑衔腥氲?对前沿技术进行‘引进—消化—仿制—改进—超越’,充分发挥中国创新模式的优势?!?/p>
除了深圳带动珠三角发展之外,吕薇还建议,应从国家战略出发定位珠三角自创区,依托深圳、广州,发挥珠三角对周边地区创新创业的带动作用。
增强对全球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吕薇说,市场环境、政策支持和引导、创新人才、科技基础和产业基础等是影响区域创新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哪里环境好,就向哪里流。吕薇说,例如深圳通过改善创新生态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创新要素聚集。建议发扬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优势,加强地区间的协调,提高整体竞争力。引进全球前沿技术应用于创新创业,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对全球创新要素的吸引力。
在创新环境方面,吕薇提出要与国际对标,比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等。要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法治的市场环境,营造平等获取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拆掉民营企业面临的“玻璃门”障碍。此外,建议提高对新产品的检验检测服务水平,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和综合经营成本等。
高云峰认为,要尊重市场的淘汰和筛选功能,以市场为“指挥棒”,营造“万马奔腾”的市场环境。政策扶持对于自主创新的影响很大。政府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让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获利。强大的制造业是珠三角自创区的长处,建议加快珠三角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创新要素?!备咴品逅?企业技术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靠高新技术人才。对此,吕薇表示,创新需要多层次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也需要引进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工人和管理者。
编辑:薛鑫
关键词:广东政协 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建设 专题议政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