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参考 参考
精准扶贫先找准“贫根”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我国从1986年起持续开展大规??⑹郊跗叮〉昧讼灾尚?。然而,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劳动力在区域之间流动加速,我国贫困现象呈现多重性,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福利等多个层面。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只有科学分析、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贫根”,才能真正落实精准扶贫,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找准物质“贫根”。物质“贫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收入角度看,受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还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从食物消费的角度看,我国贫困人口的食物消费占收入比重普遍较高,他们往往会主动缩减食物消费,这使得以食物消费的标准来甄别贫困人口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应确立合理有效的识别指标,创新识别方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促进社会资源公平分配、加大对贫困人口补贴力度等手段,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物质脱贫。
找准精神“贫根”。精神层面的“贫根”主要表现为:信念、追求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模糊之处,缺乏理想追求,进而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出现内心孤独、人格不独立、得过且过等状态,脱贫的动力不足。对于这类贫困,首先要“扶志”,鼓起贫困人口主动战胜贫困的志气、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在动力。对这类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工作应侧重于消除他们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工作压力,帮助他们自强自信,树立人生目标、提升认知能力,摆脱“人穷志短”的困境。
找准能力“贫根”。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形成了“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难度更大。对于这种能力“贫根”,精准扶贫重在“扶智”,提高贫困人口自我脱贫的能力,其重点不在于“授之以鱼”,而在于“授之以渔”。要通过劳动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经营意识再造等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的生产技能和竞争能力。
找准福利“贫根”。福利“贫根”主要表现为贫困人口难以获得应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比如享受比较充分的医疗保障、获得失业保险、教育培训等。对于福利层面的贫困,政府应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积极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尽可能利用社会力量,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人口的福利缺失问题。此外,还应以消除多重贫困为导向,积极构建反贫困政策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贫困人口提供法律援助,保障贫困人口的合法权益。
贫困的多重性、不同“贫根”的叠加性,给扶贫脱贫增加了难度。只有找准“贫根”,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方面加强精准扶贫,有的放矢,才能确保实现到2020年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让全体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编辑:秦云
关键词:精准扶贫 贫根 消除贫困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