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网约车涨价需要一本明白账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叶健)网约车涨价了!网约车新政策发布一个多月来,很多乘客发现,网约车价格开始逐步攀升,一些网约车司机也抱怨,网约车平台的补贴逐步下降。拿到“准生证”的网约车涨价并非全无合理性,但涨价也需要拿出一本明白账。
新政策赋予网约车平台以充分的定价权,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对目前网约车价格上涨,要从硬币的两面来看。一面是取得“准生证”之后,网约车的法律成本有所上升。为达到新政策对司机资质、车辆资质、平台资质、运营和税收等诸多细节作出的规范性要求,网约车平台适度上调价格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面,滴滴和优步合并之后,双方的补贴都有所减少,价格上涨明显,而其他网约车平台诸如易到用车、神州专车等平台也纷纷跟涨。不排除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龙头企业对涨价的引领作用开始显现。这样的涨价明显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新政策给予网约车平台以充分定价权,并不意味着允许其任性提价,网约车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公开透明。
实际上,目前的网约车价格形成机制,除了网约车平台外,其他相关利益方,包括司机、乘客、监管机构都是一头雾水。比如高峰时期涨价若干倍,这般设置理从何来?网约车价格一月数变,这种调幅又为哪般?目前平台仅以供需、成本等概念一带而过,难以让人信服。
目前,网约车平台做到了“明码标价”,却未做到透明定价。实际上,网约车新政策也规定了“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合理确定网约车运价”,所谓“合理”并非“存在即合理”,至少应该包含相当的透明度,而不应闭门定价,否则“合理”二字无从落实。
无论此前网约车平台纷纷“烧钱圈地”,还是龙头企业可能借助垄断地位领涨,均与网约车新政策精神相左,不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网约车相关监管部门,尤其是价格主管部门也应顺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诉求,主动作为,对网约车定价实施符合新政策精神和市场规律的有效监管。(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网约车涨价 需要 一本明白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