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距离自己的空间站还有多远?
——解读天宫二号对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意义
天宫二号的发射时间定了,9月15日22时04分,恰逢中秋佳节。
作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的发射将打响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关键一战,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第二阶段。事实上,自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第一阶段任务圆满画上句号。
时隔3年,太空又将迎来中国航天的使者,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即将奔赴太空,由此展开的空间应用试验、太空中期驻留验证、推进剂补加等,这些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又意味着什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空间实验室类似空间站的前身
从外形上看,天宫二号和天宫一号并无太大区别,甚至说她俩是“孪生姐妹”也不为过,毕竟,天宫二号原本就是为天宫一号准备的备份飞行器。不过,如今的天宫二号已经经过改造,变成了和天宫一号功能不同的空间实验室。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看来,要搞清楚天宫二号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位置,还要从天宫一号,乃至神舟五号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并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可以称作载人飞船阶段,主要任务是研制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到太空,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并返回。在此期间,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多人多天飞行试验任务。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第一步战略任务目标。
接下来是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2008年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关键技术,这是第二步的任务目标之一。
直到2011年,轮到天宫一号出场,这个目标飞行器,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开展了交会对接试验并取得成功,自动及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得到验证。
同时,天宫一号经过对接后,被改造成为太空中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多名航天员短期驻留太空,参与完成多项科学实验,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关键性进展,第二步的第一阶段任务圆满收官。
此后,摆在航天人面前的,是补给以及循环利用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未来空间站的组装、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问题。第二步的第二阶段就是要验证这些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搭建起一个平台,开展技术、应用等各类试验,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造中国空间站打下基础。
空间站和空间实验室还不是一码事。空间站指的是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生活的载人航天器。前苏联发射建造的“礼炮”空间站与“和平号”空间站,以及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空间局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就是其中比较知名的。
如今,中国走到的空间实验室阶段,更像是空间站阶段的前身,是从载人飞船过渡到载人航天基础设施的试验性航天器,天宫二号挑起了其中的重担。
在距地几百公里的太空建起一座实验室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那么何谓空间实验室?按照朱枞鹏的说法,在距离地面几百公里的太空中,建起一座实验室,长期运行在既定轨道上,这就是空间实验室。
朱枞鹏说,天宫一号叫目标飞行器,对接改造后也只是空间实验室的特例,而天宫二号已经完全是一座小型的空间实验室。更进一步地说,天宫一号解决的是交会对接技术问题,天宫二号解决的是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一旦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就将迎来“忙碌”模式,等待它的是一项接一项试验和任务,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等等。其中有利用太空环境下进行的科学探索,有瞄准未来航天发展进行的新产品验证,而最多的是定位“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民众生活”而开展的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说:“应用始终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一个主题和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在发展载人航天的过程中也一直高度重视发挥载人航天的综合应用效益?!?/p>
朱枞鹏也提到,广袤的太空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如微重力、强辐射、高温、深冷等条件都是地球所无法具备的,这些为探索生命起源、开展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
他告诉记者,20多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利用十艘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并通过生物工程的方法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拥有了经过航天搭载的农作物共计九大类393个品系,已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近百个,已大规模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如今,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则有望掀起我国空间应用科学试验的新高潮。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试验来解决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以及后续推进剂的补加——这两项是未来空间站建成并运行的重要基础。
展望未来的中国空间站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平的说法,在天宫二号发射运行一段时间后,神舟十一号也将进入太空与之会合,届时神舟十一号将搭乘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形成组合体,重点开展人在太空的中期驻留试验。
这是我国第二次天地往返运输应用性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进入空间站阶段之前,最后一次飞船的应用性飞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告诉记者,此次任务目的是对改进型载人飞船功能做进一步验证,为后续载人深空任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此外,通过多项在轨试验,将进一步验证飞船设计功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而当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及其他各项试验返回之后,天宫二号则继续驻留太空,等待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到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一号总设计师白明生告诉记者,天舟货运飞船只运货不运人,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飞船将主要为空间站补给物资,包括推进剂、航天员生活消耗品、空间科研设施设备、空间站维修备品备份等。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说法,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总体构型是3个舱段,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舱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构型。
这其中核心舱有5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舱口。
随着空间实验室任务的陆续展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了应用发展新阶段,未来空间站的实景,也将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空间站 天宫二号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