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催生“假离婚”的政策应调整
随着房地产调控传闻的不断出现,上海最近掀起了“离婚买房潮”,民政局离婚登记处突然被大量前来办理离婚的市民挤爆。据报道,离婚的人群从早上7点多就开始排队办理离婚手续,很多人看上去表情轻松有说有笑。为了应对突然出现的离婚潮,当地有的民政部门登记处不得不采取临时性关闭措施。
“离婚买房潮”再次出现,也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早在2013年3月,随着当时“国五条”限购政策的出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出现了离婚登记人数突然成倍增长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在当月有4684对夫妻离婚,是前一年同期的2.4倍。更夸张的是,一个月开出去的单身证明多达23627张,是前一年同期的2.55倍。
除买房之外,上学、落户、生二孩甚至取暖费发放等政策都可能成为催生人们离婚的理由。由于离婚与感情破裂、家庭矛盾无关,人们把这种离婚称之为“假离婚”。但从法律的角度看,一对夫妻从民政部门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起,离婚便成为法律事实,当事人就要为此承担情感、财产等多方面的巨大风险。也就是说,并不存在所谓法律上的“假离婚”。
从社会观和道德观的角度看,婚姻是神圣的,一对男女从相识到结为夫妻,是受到很多人祝福的事情,因为利益就放弃婚姻,也确实是对婚姻观的亵渎。说的再远一点,这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稳定,甚至有可能伤害到社会的诚信,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最终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稳定。如此看来,那些为了买房在民政部门排队离婚者,应该遭到公众的质疑。
但现实却并不都是如此黑白分明。前几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校里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很多女老师都高高兴兴地拉着自己的丈夫去办离婚,有的一家三口在办完离婚后还要吃顿大餐庆祝一番。原来这些离婚闹剧的背后,是一些中小学校规定,女教师结婚后就不能享受报销取暖费的待遇,结果“不够条件”的已婚女教师就想出了“假离婚”的对策。
住房交易税费也好,取暖费也罢,都只不过是些短期利益。为了经济利益就放弃婚姻,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对于“丈夫下岗领不到取暖费,靠自己微薄工资养家”的个别哈尔滨女教师来说,区区一两千块钱的取暖费,却是维持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取暖费这样本应平等享受的福利,与工作人员是否结婚并没有必然联系,难道一结婚就不需要取暖了?而住房税费对于已婚者的“惩?!?,更是高达数十万元,结婚了凭什么就该多花钱?
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在法律上,每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个体,无论结婚与否,都应该受到公平的待遇。而相关规定如果以家庭为限制单位,就可能有人出于经济上的“理性”,在法律上做出“拆分”家庭为个体的决定,这就必然导致假离婚的盛行。因此,消除假离婚造成的尴尬,需要在公序良俗上做倡议和引导,更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修改完善易诱导“离婚”的相关政策法规,防止政策性离婚对家庭生活的破坏。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假离婚 政策 上海 离婚买房潮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