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公共自行车为何骑成了“鸡肋”?
作为城市绿色公交的补充,便民自行车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意义。然而,这道昔日城市亮丽风景线,目前却成为很多城市的“鸡肋”。在河北省会石家庄,车辆、网点规模至今仍停留在2013年初建时的状态,不但车辆租借率无明显提高,而且租车卡办理点还在缩减。(8月31日河北日报)
鲜艳缤纷的公共自行车,都曾经承载着绿色出行的梦,花枝招展在城市的街巷里弄。
不过,放眼望去,除了2008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的杭州,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作态势(2016年6月底的杭州3574个服务点、8.41万辆公共自行车,日最高租用量44.86万人次,累计租用达到6.75亿人次),似乎很多城市,都在公共自行车问题上,就像石家庄一样,遭遇着好心办坏事的尴尬:要么难以为继,要么破败不堪。最典型的例子是武汉: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4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的地步。
市民需要、初衷美好,公共自行车为何骑着骑着就成了鸡肋?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论说起来,道理当然有很多,比如路权失衡,只见汽车横冲直撞,哪有自行车漫行空间?又比如地方部门当了“甩手掌柜”,投入的时候信心满满,运管起来又很不耐烦。再比如运营公司散漫任性,不善经营、不懂管理,一辆辆坏的自行车就成了破窗效应……办卡难、还车难、被电动车挤占位置,乃至撂荒长草,也不鲜见。于是,旨在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良策,最后成为打脸公共文明与城市治理的难堪。
不过,凭空推演,不如逻辑实证。据说眼下在北京,继网约出租车、私家车、大巴、“摩的”后,这两天眼尖的市民又在中关村发现了“网约自行车”。这种网约自行车不用办卡,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过程,骑行半小时收费1元钱。同时,“网约自行车”不设置固定的还车地点,只要在公共区域就能还车,有望解决公共自行车需要将车还到还车点的“麻烦”。公共自行车做不好的,“网约自行车”做到了;公共自行车弄冷了的市场,“网约自行车”重新给搅热了。商家总是无利不起早的,自行车租赁这个蛋糕,看来并不是不好吃、不能吃,关键是会不会吃。“网约自行车”又没有占据什么行政资源的优势,为何轻飘飘就能获得市场青睐呢?这个问题,太值得公共自行车深思了。
网点少、规模小、骑行体验较差,便民的公共自行车自然要遭冷落??墒?,这些备受诟病的“麻烦”,跟城市道路宽不宽有什么关系呢?传统出租车的困局与网约车的命运,公共自行车的尴尬与“网约自行车”的诞生——它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也许是同一个逻辑:公共服务市场化,行政手就不要伸得太长;而市场自治能解决的问题,也许远超过公权的想象力。(邓海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