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上海田子坊:文化气息逐渐消散 唯有租金上涨
7月27日,山人从景德镇回到上海,坐在田子坊的店铺里,发了一条微信:“我的店11月份到期,房租暴涨两倍,所以三个月内我要把所有物品清货,这两天先接待朋友?!?/p>
微信刚发出去,他的店里就迎来了两位重要客人——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克罗斯,以及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
华安·克罗斯此行来上海,是出席《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国际修编委员会会议,会后他主动提出要考察“传说中”的田子坊,理由是:田子坊是中国唯一入选《上海手册》的案例。
田子坊,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是沪上最热闹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里原是一片陈旧破败的石库门里弄和废弃的弄堂工厂,上世纪末因为陈逸飞等一批知名艺术家进驻,逐渐被外人所熟知,成为沪上文化艺术的“聚集之地”。
走过十多年的“大发展”时期,田子坊已人气兴旺,从前的文化气息却逐渐消散,一家家店铺开了又关,一个个店主来了又走,大浪淘沙,唯有租金不断上涨。
十年的店主搬走了
山人本名闫洪良,在田子坊经营一家主营景德镇瓷器的店铺,8年租房合约即将到期,房东欲将房租涨至一个月2万元,他无力承担,选择关门。
原是一家传媒公司总经理的他,2007年创业,在田子坊开了一家主营家居用品的小店,小店位于泰康路274弄。
“田子坊274弄我是第一个来租房的,当时这条弄堂一个商铺也没有,但东边的几个弄堂已经发展得比较好了,而且我看中了2010年世博会的契机,就决定在这里开店?!便坪榱级浴恫t望东方周刊》说。
田子坊给他的第一印象很有味道,店铺藏在弄堂里。
但现实却给他沉重的一击——第一个月只卖了6000元,而房租却要7000元。此后情况并没有好转,营业额能跟房租持平就算不错,几年的积蓄全都搭在这个店铺上。直到2010年世博会,田子坊的客流量一下子增加了,小店的营业额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提升,“一个月能卖到20万元”。
就在他看着生意慢慢好起来时,5年房租已到期,房东把租金涨到3万元,而且要求一次性付清三年,这个数目对他来说压力太大。后来房子被一个温州人租下来,然后以57000元的价格租给了别人。
2009年,闫洪良在田子坊内更偏的地方租了另一间房子,就是现在的陶瓷店。租的时候那片弄堂也没有商铺,他自己装修,做成了红色主题的一个空间。初期经营同样困难,甚至八九个月都没开张,“那段时间,整个人都是崩溃的,朋友见我很难坚持下去,就给我介绍了一个工作,年薪挺高,我就用工资贴补房租继续坚持。”
上班的这段时期,闫洪良把店铺租给了一个外国人开画廊,但画廊只开半年就撑不下去了。闫洪良只好再次自己经营店铺,从卖玉器、漆器,到笔记本,每个时间都不长,直到2012年经营陶瓷,才找对了方向,“店铺真正盈利是我坚持了一年以后才开始的,也就是说这个房子我前前后后亏了有50多万元”。
闫洪良承认他对田子坊很有感情,不想离开。本刊记者采访时,正巧一位老顾客利用午休赶来拿货,之前她已经在微店下单,现在是到店里来看实物,“瓷器还是要经手摸才有感觉”,听说店铺要关门,她觉得遗憾。
为此,闫洪良还是下决心在田子坊保留二楼的一个小空间,做高端客户线下体验店,不再面向游客,其余业务挪到线上或者田子坊之外经营,“从市场运营角度来说,我已经不需要固守在田子坊这一方天地里了”。
剩下的都是商家
在田子坊,像闫洪良这样坚持开店近十年的人,少之又少,租金飙高使得很多店铺经营困难,不少有创意的店铺难以立足。
2015年底,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带领其团队对田子坊586家商铺进行摸底调研。
根据他提供的数据,田子坊租金最高的已达到每月8万元,甚至超过上海新天地;但店铺的租约有半数都在一年以下,20%以上的店铺经营时间不足一年,目前商家流转迅速,越来越少老店能够抵抗住高昂的租金。
与此相对的,却是不理想的店铺盈利情况。近年来,来田子坊的游客比顾客多,在此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少,节假日不如平日多,近40%的店铺只能达到收支平衡的状态,20.83%的店铺亏损,盈利的店铺仅占27.08%。
但由于田子坊内房屋产权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使得卢湾黄浦区政府、打浦桥街道以及田子坊管委会都很难直接控制田子坊内的租金。因此,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租金肆意增加。
如今,田子坊的业态也跟最初的状态完全不同。闫洪良还记得,2007年他刚来时,每家店铺的经营内容都不同,而现在却变成“你做这个茶吧赚钱,旁边立马就会开一个一样的茶吧,复制快,重复性高”。
过去这里的店主会花很多精力经营店铺,营造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螺蛳壳里做道场”,但现在卖的东西像是从批发市场进货的小商品,难怪不少人吐槽“越来越像城隍庙”。
作为研究者的于海也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目前田子坊的业态同质化与低端化的趋势的确非常明显。在他的调查样本中,服装店占到了22.92%,其次是手工艺品和餐饮业,均占14.58%,在田子坊中文化场所占比最低,仅有2.08%。
闫洪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一个创意园区需要保留一些玩家。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玩家刚把一个区域打造得很好玩的时候,商家嗅着利益就来了,他们凭借资本把这个地方炒热,于是玩家无法承担高额房租,只能乖乖地走了。
这是很多创意园区的通病——玩家慢慢都走了,剩下的都是商家。
留不住的独特空间
郭莉的公司位于田子坊的西北角,一座四层小楼。据房东说这幢楼是他父亲1936年时自己盖的,是田子坊的“制高点”。
2011年,郭莉从复旦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创办了一家文化咨询公司,依托专业知识和人才队伍,她的公司曾为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知名企业做过消费者行为调研报告。
五年前公司选址时,郭莉的想法是不考虑千篇一律的写字楼,而要找个“有文化气质”的地方,于是田子坊成为她的首选。
郭莉一眼看中了这个房子,将一楼布置成“故事吧咖啡馆”,二楼以上是办公区域。
“大家都没有固定的工作台,走到哪里都能工作和思考,一楼的咖啡馆对外营业,咖啡馆和二楼的会议室定期会举办主题沙龙”,郭莉给她的办公室定义为“文化客厅”,大门外墙壁上除了公司牌匾外,还挂着“复旦大学商业人类学教学与研究基地”,不少国内外知名学者曾光顾于此,甚至留下过激情洋溢的演讲。
租房合约签了5年,月租金4万元,这么长的租期在田子坊内算是比较少有。2016年10月合同到期,房东要价6万元,加上税,每月租金高达6.3万元。
“我已经跟房东进行了三轮谈判,但他一直没有松口,房租涨得太多,对于我们这样的办公场所来说,负担有点儿重,如果核算后觉得太高,我们可能会搬离?!惫蚨浴恫t望东方周刊》说。
最让郭莉和她的同事舍不得的是这个空间,五年前它是一幢凌乱不堪的空房子,装修师傅说,墙壁疏松,什么地方都不敢动,为此他们还花钱加固了墙壁和楼梯。
“办公室的每一盏灯,每一张桌椅都与众不同,整面墙的书柜,里面的书都经过精挑细选,每件装饰品也都是同事朋友从世界各地带回的。我们的心血和智慧到处都是,如果走了,这个空间就没了?!惫蛩?。
她对房东强调,自己是一个文化公司,跟其他的经营场所不同,不会破坏房屋,主办一些有影响的沙龙也会提升房屋品位,房东认同她的说法,却对租金始终不松口,说“旁边人家那么小的门面都租5万元了”。
前两年,公司曾经找了一位在田子坊居住的阿姨为员工做午饭?!扒诳旄删?,我们都很满意,但她家的邻居每次看到阿姨来做饭就大吵大闹,有几次甚至还跑到单位来破口大骂。后来阿姨说,生病不能再来了,我想她是压力太大吧?!?/p>
郭莉觉得,邻里关系不和谐也是田子坊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有的人家房子出租,每月能拿两三万元,而有些人家住在楼上,房子没法出租,心态不平衡。”
不再是艺术家眼里的栖居乐土
泰康路210弄2号,曾经的陈逸飞工作室,如今已改名逸飞视界,免费对外开放。在工作室旧址对面就是著名的“画家楼”。
1998年,陈逸飞回国要开设自己的艺术工作室。有人建议他到苏州河畔去,没想到他立马反对:“那里一到晚上人都没有,吓也吓死了,怎么画得出画来!”
选择泰康路,因为它就在城市的心脏位置,有着上海旧城特有的味道。不过陈逸飞没有预料到,如今的田子坊不仅热闹非凡,而且人满为患,早已不是当初闹中取静的模样。
据田子坊管委会统计数据,2015年“五一”游客超过8万,十一当天游客超5万,日均参观人数也有2万,但它占地面积只有7万平方米。
画家楼的规模不大,原是上海钟表塑料配件厂,共五层,一楼到三楼聚集着一些画家工作室,上面两层以创意设计类公司为主。在画家楼旁边的另两幢楼中,也驻有少量画家工作室,加上开设在弄堂里的零星工作室,田子坊里的画家工作室约有40家,这比起其他城市的大型画家聚集区,在数量级别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但从陈逸飞开始,从这里进出的画家,却有三百人之多。沈纯道曾著《田子坊的画家群落》一书,详细介绍了田子坊的画家群体。
画家楼一楼门口的黄金位置118室,是“知美居画廊”,本刊记者采访时,这里正在展出画家韩北石的代表作“中国贝娃”系列,这个系列的油画作品近几年已经受到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价格接连上涨。
2009年,韩北石慕名来到田子坊?!翱粗械木褪翘镒臃灰丫奂撕芏嘁帐跫夜ぷ魇液突鹊囊堤?,老上海弄堂生活的闲适氛围,一定数量的因慕名艺术而来的中外游客参观者,以及比较适合的房租费用?!焙笔浴恫t望东方周刊》说。
最初的画室在弄堂入口处,邻居是“乐天陶社”?!拔颐堑墓丝腿翰畈欢?,但后来邻居换成了卖服装的,客户结构改变对我的影响很大,再加上租金上涨,就挪到了安静的画家楼里?!焙笔?。
后来又因为空间层高太低,参观游客太多,韩北石将画室搬离田子坊,只留下一个画廊,用来展示作品。
画家楼的产权归属上海经纬集团(国企),房租每天每平方米从1元到3元不等,比居民的租金低不少?!安畈欢嗍峭饷娴囊话搿?,知美居画廊经理墨妮说。
但跟早些年相比差距已经天翻地覆?;Υ蟪鞘杏肭蚩蒲аг旱目紫杞淌谠龉鞑?,一位在田子坊从事艺术创作的画家,其1998年的房屋月租金是400元,2005年是800元,到2009年就涨到了2000元,而同期十几平方米的民居,月租已经高达18000元,有九倍之差。
2012年,跟陈逸飞一起入驻田子坊的著名艺术家尔冬强因为租金上涨的问题,离开了田子坊。“当时我们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环境和租金价位,一开始这里就我和陈逸飞,根本没现在这么热闹。”尔冬强说。
韩北石也感到遗憾:“今天的田子坊很热闹,商业氛围更浓。遍布的餐饮、服装、旅游纪念品店,拥挤的客流与高涨的房租,已然不再是艺术家眼里的栖居乐土”,但他仍然坚守,只是希望让远方为艺术而来到田子坊的朋友不会太感失望。
不升级就会陷入衰落
从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区逐渐变成了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田子坊的变化发生在2005至2007年间。
2005年,田子坊区域开始租借房屋开设酒吧、餐馆;2007年,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田子坊的主要业态,随之而来的就是租金的迅速攀升。
根据孔翔的调研,在受访的80名游客中,只有5人来欣赏画作,而在大众点评1578个回馈中,只有84人认为这里是一个创意园区。
2010年2月,田子坊正式被上海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级3A景区,成为了真正的旅游景点。
“业态调整对田子坊来说是当务之急,但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国纽约的SOHO(苏荷区)在上世纪70年代面临这个问题,租金太高导致艺术家流失,怎么办?”联创国际都市再生设计研究院院长凌颖松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创园区或历史街区的复兴,很多都是由艺术家慢慢培育出来,然后受到社会关注,商业价值开始提升,但也由此进入到了衰落曲线。
“目前都在进行新一轮的升级,田子坊也应如此,如果没有一个提升,就会陷入衰落期。”凌颖松说。
田子坊面对的质疑和批评越来越多,它将走向何处?在于海看来,现在政府应该以田子坊商铺注册作为控制手段,介入到田子坊的业态控制当中。
“制定准入门槛,控制店铺同质化和低端化的趋势,同时要用减免税收或租金等方式来支持原创性商家,增加艺术交流活动?!庇诤K怠?/p>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上海田子坊 文化气息 逐渐消散 唯有租金上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