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振兴东北需要跳出“靠拨款”思维
东北的经济潜力无比巨大,只要大胆开放、改革,让新的力量发展起来,东北的旧体制惯性会得到克服。
东北经济萎靡的问题,正备受关注。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项重大项目,被解读为“国家又给了东北1.6万亿”。发改委方面对此澄清,称这是误读,三年滚动方案涉及项目并非全额由国家投资,更不是“输血式”的资金投入。
发改委的郑重澄清,是对输血式振兴模式的否定。实际上,输血式援助向来并非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长久之道。美国学者威廉·伊斯特利在著作《白人的负?!分兴?,西方半个世纪来援助非洲等贫困地区投入的2万多亿美元,就基本上未起到预期的作用。说到底,发展的根本,还在于本地体制的改善、经济要素效率的提高。
就在8月19日,北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举办了第二届东北振兴论坛,我参会听了专家们的演讲。所有的专家、包括东三省本地官员都认为,东北要加快市场化改革。
上上下下都有加快东北市场化改革的共识,但东北的市场化依旧步履缓慢。如国企改革,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就说,其他地方早就完成的国企改革,东北仍然没有完成,连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的老旧现象都还存在。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的解释很形象:尽管大家都知道要改革,但是东北国企太多,很多人在体制内呆惯了,有了问题还是习惯找政府,地方政府又习惯找中央政府。
而单纯输血式振兴,不会改变“等靠要”的体制依赖,反倒可能助长依赖惯性。就算有“输血”也是为了“造血”,而就“造血”而言,东北也亟需放权清单。
事实上,东北有很好的外贸条件,完全可以给东北更大的设立自由贸易区的自主权。自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成立后,东北申报自贸区的热情也很高,如设中俄蒙自贸区、延边自贸区等。其实整个东北都可以成为一个大自贸区,退一步讲,东北地区可营造更开放的经贸环境,扩大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东北拥有令其他地区羡慕的丰富资源。资源要变成资本,需要发达的市场、良好的产权环境,而不单纯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东北民间投资下滑严重,也说明了这点。因而除了在基础设施上给东北输血,更要允许东北自行探索各种形式的产权改革,把资源用起来。
旧体制难改,不如先发展新的经济力量,这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经验。比如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就是政府意料之外的新力量;乡镇企业发展之后,民营企业接着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力量,后面全国的国企改革才有了良好的条件。因为体制之外的机会增多,国企员工才有去处。东北的经济潜力无比巨大,只要大胆开放、改革,让新的力量发展起来,东北的旧体制惯性会得到克服,其振兴对“拨款”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弱。(邓新华)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振兴东北 拨款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