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格力豪购银隆 多元化扩张用力过猛?

王荣 摄
自董明珠接手格力以来,做手机,做电饭煲,与雷军打赌,格力的每一步动作都会引起来自各界的热议。8月23日,格力电器联合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称银?。┰谥楹W懿烤透窳Φ缙鞣⑿泄煞菔展阂〖芭涮啄技式鸬姆桨妇傩辛嗣教寮婊?。
相对于以往来自竞争对手或者业界分析师的非议,此次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一案,却遭遇了“自己人”的反对,尤其是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的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被指责稀释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同时,格力当天宣布,收购方案的公布意味着格力“多元化”布局基本定型。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家起步于空调并一直标榜专业化的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对于格力的多元化,业内也褒贬不一。
一位广东省内的百亿级企业老总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格力的发展时说,“朱江洪时代的格力是说得少做得多,才奠定了今天的基础;董明珠时代的格力则是说得多,未来能否成功,现在不好说?!?/p>
收购银隆看重新能源技术
格力8月18日就公布了收购银隆新能源的方案,称将以130亿元估值发行股份收购银隆,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珠海银隆100%股权。
据了解,银隆新能源是一家以新能源产业为经营核心的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是打造以锂电池材料供应、锂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银隆钛”电池,攻克了业内公认的安全、耐宽温、快速充放电、寿命、产业化五大世界难题,具有6分钟快充放、耐宽温(-50℃至+60℃)、30年的循环使用寿命等优良特性。同时银隆还延伸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整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等。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银隆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有7000辆。其中,完成生产纯电动客车3189辆,纯电动客车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市场占比为3.6%。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个数字虽不能和客车行业龙头老大宇通(年销新能源车超过2万辆)相提并论,但也与比亚迪等明星企业相当了。
不过,在8月23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董明珠在发言中再度明确表示,收购银隆是看重它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格力电器的发展需要电池,以后家庭储能需要电池技术,而银隆新能源在此方面的优势是独一无二的。
在此之前,董明珠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也曾提到,收购银隆并非跨界收购而是协同发展?!暗缍档牡缁⒌绱藕涂刂?,正是我们的强项;银隆所掌握的新能源技术又可以解决一个家庭甚至一栋楼宇的动力,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董明珠当时告诉记者。
募资方案引散户不满
不过,在此次收购案中,格力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的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引起了中小股东,尤其是众多散户的反对,他们认为格力此举稀释了他们的股权利益。
有分析人士指出,格力拟以15.57元向银隆股东发行8.34亿股份收购珠海银隆,稀释了格力当前60亿股股本的13.9%,拟向格力集团、员工持股计划、银隆相关方、中信资产管理计划定向增发6.4亿股,则进一步稀释了60亿股本的10.6%。
虽然银隆方面承诺未来3年净利润为7亿、10亿、14亿。但上述两次稀释后,格力股本扩增高达25%,银隆未来3年的利润占格力净利润之比均低于10%,无法弥补格力老股东的每股盈利/股息的下降。
不过,格力在公告中解释说,如果银隆完成今年承诺的净利润7亿,格力电器净利润同比增10%,今年的每股收益将大于去年,不存在摊薄的情况。但是,众多散户对这一解释并不领情,他们认为,增发股票获利的大股东,与散户无关。
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中国家电行业中最不差现金的企业,格力本可以不通过这种增发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来完成收购。根据日前格力发布的年中报告,账上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相加超过1000亿,拿出130亿买银隆根本不是问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100亿定增股票的认购中,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成了继格力集团之后的第二大主力,员工持股计划认购1.53亿股,总额23.8亿元。
根据格力的公告,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发行对象不超过4700人,其中包括董事长董明珠、常务副总裁黄辉、董事孟祥凯、副总裁望靖东、副总裁庄培、副总裁刘俊等8名高管,高管认购比例占44.2%。
但是,仅董明珠个人就出资9.37亿元,一个人占据了员工持股计划的39.5%。加上之前她本人持有的4428万股,增发完成后,董明珠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0.74%上升到1.3%,从第十股东升为第四。董明珠在格力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达到了巅峰,仅次于格力集团。
有分析指出,董明珠增持股份是为了防范股权分离,避免遭遇万科的情况。不过,在媒体见面会上,董明珠对此予以否认,但是她也表示,以后有可能还会继续增持格力的股票。
格力“多元化”布局定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体见面会当天,格力也对外宣布,在收购方案发布之后,格力的“多元化”布局基本成型。
一直以来,格力都在标榜专业化,并且将空调行业做到极致。但是,随着空调行业的饱和,格力开始试水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空调业务之外,也开始涉足其他家居领域,并且创办了自己的小家电品牌“大松”。
但是,真正让格力的多元化声名鹊起的是格力手机的问世。目前,格力手机已经到了第二代,继第一代手机失败之后,第二代手机似乎也并未有起色。在此之前,董明珠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曾透露,目前格力手机每天生产几千台,并且也都卖出去了。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业内也颇多质疑。据了解,搭配骁龙820处理器的格力二代手机的售价高达3599元,这个价格在同款配置的手机中并不低。以联想的ZUK Z2为例,同样搭载骁龙820处理器,仅售价1799。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天竞争激烈并且进入停滞发展阶段的手机市场中,格力新入局者很难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7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曾正式宣布格力进入多元化时代,而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方案的公布则标志着格力多元化格局全面展开。
根据格力方面介绍,格力的多元化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看。横向来看,格力的产品覆盖空调、冰箱、生活电器、手机、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各个领域;纵向来看,格力已经形成了从元器件、加工设备到产品以及老旧产品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生产制造、合理回收的生态系统。
但是,根据格力发布的2016年的年中财报,空调依然是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家电制造领域,格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442.9亿元的收入,但是仅空调就有419.8亿元,而生活电器的营收仅有7.68亿。并且相比于空调40%的毛利润,格力在生活电器上的毛利润只有20%,这与其他一些生活电器厂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在智能装备、精密磨具、储能设备等其他横向领域,格力均处于起步阶段。以智能装备为例,在去年9月份,格力成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据记者采访了解,该公司的产品主要还处于自产自销自用阶段,外销比例相对较小。
而格力的老对手美的则通过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在对外发展势头上一度超过格力。此外,包括海尔、TCL等在内的家电巨头也都借助日韩家电巨头全线收缩的时机,在海外并购市场上呼风唤雨,补充自己的短板。
业内人士指出,格力的多元化虽然才开始布局,但是多年来格力的基因是在专业领域上发展,同时缺乏资本运作能力和海外收购经验的格力,在未来的多元化道路上会遇到来自资本和竞争对手的各种压力。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格力 豪购银隆 多元化扩张 用力过猛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